《时间之子》导演于奥、周铁男:讲一个“好好告别”的故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89更新:2025-09-05 01:07:03

5月30日,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时间之子》正式登陆银幕。该片由青年导演于奥与周铁男联合编剧并执导,通过创新的叙事视角、深刻的情感刻画以及精良的视觉制作,构建了一个集爱情、奇幻与冒险于一体的动画宇宙。

《时间之子》电影海报由奥与周铁男共同创作,这对默契的搭档不仅是艺术领域的合作伙伴,更是生活中相依相伴的伴侣。在凭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获得广泛关注之前,他们早已在动画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创作根基。影片以创新的高概念设定展开,讲述了一个无IP加持的全新原创故事——拥有操控时间能力的少女却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即便能随时暂停时光,也永远追不上心爱之人的脚步。表面浪漫的爱情叙事下,暗含对生命无常与情感遗憾的深层探讨,通过细腻的笔触呈现了超越时空的情感羁绊。

在《时间之子》影片上映前夕,编剧兼导演于奥与周铁男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他们提到,从一场突如其来的离别,到历时五年的精心打磨,影片背后的创作历程逐渐浮现。

影片以爱情为载体的离别诗篇,通过手表中暗藏解读时间的密钥,展开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幻旅程。故事围绕冷面杀手十七与渔村少女千晓,两人因神秘圣物“时轮”结缘,一个渴望摆脱杀手生涯寻找自由,一个向往逃离渔村追寻精彩,最终以“一日时轮搭子”的身份在繁华都市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冒险。

创作灵感源于生活中一次令人心碎的离别。2019年,他们陪伴了九年的宠物犬意外被其他犬只咬伤致死,这一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他们陷入巨大的悲痛。“我们早已做好了狗狗逐渐衰老的心理准备,却没料到离别来得如此突然。”这次经历促使他们思考人生中许多告别往往毫无预兆,进而成为《时间之子》的核心创作命题。

两位创作者希望通过影片传递“总会重逢,离别亦非终结”的哲思,构建了一个非线性的时间体系。在故事中,时间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特质,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时间迷宫,体验命运交织、爱情萌芽与对时间本质的探索。

电影《时间之子》以操控时间为核心概念,将这一被大众熟知却难以具象化的叙事元素转化为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语言。创作团队特别设计的"时轮"道具成为解码时间的钥匙,其灵感源自佛教经典中的时空哲思。在剧本阶段,导演于奥通过文字构建了"千晓追上了光,进入充满奇幻感的世界,再进到里面去的时候,是一条由胶片构成的隧道"的时空意象。电影胶片不仅记录影像,更成为时间的实体容器,将流动的时光凝固为可触摸的叙事载体。那只曾启发创作的小狗,在回忆的维度中与他们彼此照见,成为贯穿时空的情感信标。影片中十七与千晓的相遇、相知、相爱与相守,皆发生在精心构建的时间结构里,他们在不知不觉间经历着离别与重逢的轮回。错乱的时间线让因果关系变得扑朔迷离,但彼此守护的情感却在时间的逆转中愈发清晰,展现出超越时空的坚定信念。

电影中情节之间环环相扣,需梳理时间线上的逻辑关联,深入剖析每场戏主角的心理变化。细心的观众则能发掘出更深层的观影体验。导演于奥与周铁男特别提示,可留意千晓的手表——十七赠予她的时计,象征着某个关键时间节点,此后千晓始终佩戴。谈及非IP原创故事创作,于奥坦言编剧阶段压力巨大,但他强调:"必须讲述全新的故事,让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观影感受。创作者需在未知的维度先行探索,为故事奠定基础。"演员展现的自然少年气质,为角色注入了鲜活灵魂。千晓作为向往成为电影主角的小镇少女,其性格特质与导演们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他们认为,青年群体在社交场合常表现积极态度,而独处时却建立自我防御机制,这种复杂性正是角色塑造的关键。

十七被塑造为一位面无表情的冷酷杀手,其极端的完美主义与对任务细节的偏执追求,使他在杀手行业中独树一帜。这种反差设定不仅为剧情注入了独特的黑色幽默元素,更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支点。创作团队特别强调,角色需展现出对"未完成任务不罢休"的固执态度,这种看似缺陷的特质恰恰成为塑造立体人设的核心——通过将职业素养与个人执念交织,让观众在审视其冷峻表象时,也能感知到藏匿于细节中的脆弱与人性化光芒。

“强迫症杀手十七”这一角色设定的核心灵感源自导演于奥本人。作为其长期工作与生活伴侣的周铁男对此话题展开分享,坦言:“她的强迫症对我的影响最为显著!常常不允许我有休息时间,必须完成任务。每天都会制定严格的时间安排,要求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甚至原本预计三天就能完成的任务,她为了给自己更多调整优化的空间,会坚持让一切在当日结束。”

于奥与周铁男在项目推进中展现出独特的沟通策略,她以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探讨时间管理:“若能在三天内完成是标准操作,那两天内完成是否彰显效率?一天内完成是否堪称卓越?”动画电影制作本身具有周期漫长、流程复杂的特性,任何环节的延误都可能波及整体进度。于奥坦言,这正是得益于两人皆具备对细节高度关注的特质,通过持续的时间把控,使作品呈现出与片名相呼应的叙事节奏。在构建角色形象的基础上,声音成为赋予人物灵魂的关键。影片的配音阵容堪称星光熠熠,尽管被制片人定义为“三无电影”,却意外吸引来包括王俊凯、刘校妤、周深、黄渤、贾冰、马东、金靖、周铁男、闫佩伦、张小婉、刘旸、罗圣灯、宣晓鸣、曹雪等在内的豪华声优阵容,共同演绎这场跨越时间维度的奇幻旅程。谈及声优加盟,于奥与周铁男仍感到颇为惊叹。周铁男透露,初期尝试了多位配音者,却始终觉得缺乏灵魂共鸣,直至王俊凯的加入,才让角色"十七"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他不仅诠释出杀手的冷峻,更赋予角色少年的纯真与内心的温柔羞涩。这些特质恰是王俊凯自然流露的个性,令创作团队深感荣幸他愿意将这样的真实面呈现于作品之中。

当制片人首次提出由王俊凯出演这一角色时,于奥与周铁男曾半开玩笑地表示:“你真敢想,人能来吗?”面对这一挑战,于奥坦言:“作为新人导演,我们打造的是一部没有IP的原创作品,因此在起步阶段面临缺乏关注的困境,这是团队必须正视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合作过程中,于奥却迅速转变为“小螃蟹”支持者,被王俊凯的专业态度所折服——“他深入理解剧本,每句台词都精准标注了逻辑重音。在探讨故事内核、人物潜台词以及离别等主题时,他展现出极强的共情力与思考深度,始终以严谨态度投入创作。”周铁男更感叹:“褪去明星光环后,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他的本质。他愿意冒雨驾车支持电影首映礼,这种充满少年热血的‘中二感’,令人深受感动。”

同样,饰演阿木的周深也首次尝试配音工作。于奥分享了一段趣事:在周深进录音棚前,好友金靖曾叮嘱他“别紧张,周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带着“让我看看这‘全球最佳’能有多好”的期待,于奥发现整个剧组在录音现场沉浸在持续不断的欢声笑语中。但在这片笑声背后,于奥敏锐捕捉到周深对电影主题的深刻洞察:“当我们讨论离别话题时,隔着录音棚玻璃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彼此的共鸣。”

周深为《时间之子》中两个角色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一个以拥抱悲伤的方式诉说心事,一个则通过释放自我与命运对话。影片以老上海为灵感来源,在美术设计上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气质。制作团队认为,这一时期的城市风貌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又透露出现代文明的活力,新旧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独特艺术张力令他们印象深刻。电影通过大钟楼的钟声与里弄巷口的光影,构建出兼具怀旧情怀与先锋气息的视觉空间。这些场景并非虚构,美术团队深入考证了上海的多个历史地标,对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元素的建筑肌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艺术化呈现。

影片美术汲取了老上海的视觉元素,特别设计的金沙群岛场景中,仅金沙粒子便叠加了40至50层,每颗粒子的流动轨迹均经过反复调整。主创团队通过"沙漏意象"隐喻情感的沉淀与重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同样体现在角色动态设计上,制作团队选择摒弃动作捕捉技术,坚持采用传统手绘动画的方式呈现艺术风格。以阿木角色为例,其卡通化多POSE切换采用逐帧绘制方式,制作量达到常规流程的2到3倍。如此繁复的制作过程旨在弱化真人动作的生硬感,强化角色在动画语境下的表现力。整部作品的创作堪称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前期文字剧本的打磨耗时两年。2020年行业处于低迷期,主创团队借此契机参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创作的《笑吧,皮奥莱维奇》《钱!啊》《当男人踏进民政局后》等作品展现出独特的想象力与生活洞察力,动画与喜剧创作之间形成相互启发的良性循环。

导演于奥在首映礼现场谈及动画与喜剧创作时,形容二者仿佛分属两个平行时空,却在某个瞬间交汇。回溯创作历程,他坦言:“故事围绕离别展开,彼时现实生活的重量与新闻的压抑感令整个世界显得沉重。《时间之子》与《喜剧大赛》恰似两个出口,前者让我得以深情拥抱悲伤,后者则成为释放自我的通道。”采访当日,上海美罗城商场同一楼层,《上剧场》正上演松天硕主演的话剧《长安的荔枝》;而参与《乘风2025》的选手小婉与管乐也在舞台上演绎着令人热议的精彩片段。谈及“喜人”们跨领域绽放的创作状态,于奥动情表示:“我们始终为彼此的成就热泪盈眶,这是一群充满温情的创作者,见证着每个人在各自领域不断成长,令人心生暖意。”影片《时间之子》以奇幻爱情为主线,巧妙嵌入了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元素。从场景设计到角色对白,诸多细节都暗含向电影艺术的致敬。杨德昌《一一》中那句“电影发明后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的台词,恰好印证了影片的核心主题;而胶片构建的时空隧道,更形象地诠释了电影“雕刻时光”的本质。

深耕动画领域十余载的创作者们,今年因《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的全民动画热潮而倍感振奋。面对市场对动画电影前景的质疑,他们指出该片成功唤醒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成为兼具艺术表达与技术突破的里程碑之作。谈及《哪吒2》的高票房是否会给后续作品带来压力,于奥强调每部动画电影都拥有独立的艺术生命力,创作团队始终在有限资源与周期内追求独特表达。他同时呼吁观众关注《时间之子》在叙事结构与情感深度方面的创新尝试。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