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不断,美国超人安在?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89更新:2025-09-05 18:55:47

由曾执导《银河护卫队》系列电影的詹姆斯·古恩导演打造的最新作品《超人》已于7月11日正式上映。恰逢德州遭遇严重灾害之际,特朗普政府的应对举措饱受争议,而白宫却借电影宣传之机发布了一张极具争议性的海报,其中暗含对特朗普的过度推崇。电影与现实的交汇点令人深感意味深长,不同版本《超人》故事的演变映射着美国的历史进程与当代表达。若说经典超人形象曾象征着国家黄金时代的理想主义精神与意识形态输出,那么今日白宫的这张《超人特朗普》海报又传递着何种讯息?

1938年诞生的超人故事最初设定并不复杂,其起源叙事与"小镇做题家"式的奋斗故事如出一辙——孤儿卡尔-艾尔在童年失去双亲,被一对农村夫妇收养并改名克拉克·肯特。成年后前往大都会成为一名记者,这个普通人的成长轨迹被赋予了外星人身份的特殊色彩。

2025版《超人》在烂番茄平台上获得83%的新鲜度,超出及格线。1938年,美国正经历大萧条与战争威胁交织的动荡时期,社会治安恶化、黑帮活动猖獗,民众在迷茫中寻找希望,部分人甚至被纳粹思想所蛊惑。这一时代背景下,初代超人主要对抗街头恶霸与施暴者,其性格冷酷无情,对伤害人类的行为无动于衷——然而在黑帮持枪肆虐的现实面前,维护正义的超人形象反而更受大众欢迎。与当下部分玄幻作品一味追求主角战力升级的现象不同,超人始终注重建立与普通人的情感共鸣:从氪星人身份的宿命感,到地球人克拉克·肯特在农场的成长经历,从养父母的温情陪伴到与露薏丝的婚恋羁绊,既包含职场困境的现实压力,也保留着平民英雄的亲和力。随着时代变迁,超人形象不断演进,从大都会街头的守护者扩展到外太空战场,但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生活根基,如抚养儿子、与堂姐露薏丝·莱恩的互动等。这种现实与幻想的平衡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印证了受众更倾向有代入感的角色。在全球化语境下,超人不仅承载着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更在《正义联盟:新世界》(动画电影)中展现时代特征——其中神奇女侠与超人在越南战场的行动,绿灯侠哈尔·乔丹作为朝鲜战争美军飞行员的设定,均反映了作品对现实的关注。而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动画电影)中,超人更被塑造成美国政府的工具,亲自摧毁苏联航母。最富象征意义的是《末日尽头》中,超人经历被希特勒发动核战炸昏的剧情,不仅要面对纳粹势力的复苏,还需在击败敌人后,以悲壮方式带着蝙蝠侠的尸体自愿焚身。这些情节既体现了超人与美国意识形态的深度绑定,也展现了超级英雄叙事中对人性与社会议题的探讨。

神奇女侠在越南的行动聚焦于解救受压迫女性的使命,这一情节与超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成为其故事的重要转折。作为拥有非凡能力的超级英雄,超人不仅被视作打击犯罪的守护者,更被美国漫画创作者迅速赋予神性象征,这种宗教隐喻使其与基督教文化产生深刻关联。苏联解体后推出的《超人之死》漫画中,超人为拯救人类与毁灭日同归于尽,这一事件标志着超人首次在主世界中遭遇死亡(此前《末日尽头》属于平行宇宙设定)。该作品引发的舆论震荡堪比当红明星突发离世,而随后的复活情节则巧妙呼应了基督教的救赎叙事,体现了超级英雄形象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复杂互动。

1992年漫画《超人之死》中,超人死亡与复活的情节已蕴含深刻的宗教隐喻,这种象征手法在后续DC电影宇宙的《蝙蝠侠大战超人》与《正义联盟》中被进一步强化。导演扎克·施耐德长期将超人故事与基督教进行类比,认为二者均经历从凡人到神性的升华过程,其人性与神性的融合具有明显的宗教象征意义。而蝙蝠侠的角色则被诠释为类似圣徒保罗的典型形象,早期对超人持有抵触态度,后期却因信仰转变而成为传播正义的虔诚信徒。

在探讨超人形象的多元诠释时,一个颇具争议的版本引发了政治观察者的深入思考。2003年出版的漫画《超人:红色之子》中,这位超级英雄的起源故事被彻底重构——他的宇宙飞船在乌克兰着陆,而非传统设定的美国堪萨斯。在苏联体制下成长的克拉克·肯特,不仅被培养成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更试图通过其理想主义的统治实现全球共产化愿景。然而,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遭遇了以蝙蝠侠为代表的反叛力量阻挠,最终在与莱克斯·卢瑟的对抗中走向败北。值得注意的是,出身苏格兰红色家庭的创作者马克·米勒并未止步于对苏联的批判,而是将象征美利坚资本力量的卢瑟也纳入讽刺范畴。在该版本中,超人建立的红色社会展现出令人向往的特质:杜绝了社会乱象,确保全民就业,保障八小时睡眠权,构建起严密的秩序体系,而卢瑟所推崇的"自由"理念则被揭示为虚伪的遮掩,其资本操控本质与超人建立的专制政权形成镜像对照。

《超人:红色之子》作为一部优质漫画作品,其动画改编却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作为首位超级英雄和美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超人始终承载着现实社会的隐喻与映射。从氪星到天启星,乃至苏联背景的设定,本质上都是美国叙事体系的延伸。美国公众期待超人呈现的不仅是超能力,更是乡村青年的纯真、记者身份的担当,以及根植于美利坚价值观的象征意义。这种意识形态的投射体现在:即便超人实践社会主义理念,也必须符合“自由至上”的核心叙事。2020年动画版却在结尾刻意回避对卢瑟的批判,转而构建出“超人即使生于苏联也会反对斯大林,即便卢瑟掌控美国也会将权力和平交予黑人”的说教性剧情,这种过度迎合本土意识形态的改编,恰恰暴露了超人形象与美利坚价值观之间不可分割的绑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除亨利·卡维尔外,其他超人影视作品的演员均来自美国,而能够以平等视角同时批判苏联与美国的超人漫画创作,唯有苏格蘭出身的艺术家才能实现。

作为自幼在电视上见证里夫版《超人》与《超人归来》成长的观众,笔者始终对早期电影特效未能精准还原超人超能力的遗憾难以释怀。期待能够看到画面质感、演员形象、剧本水准与拍摄技巧全方位提升的超人主题作品,然而华纳兄弟在DC电影宇宙发展过程中频繁采取的重启策略,已让人对每一部新作都产生'这是否是最终章'的质疑。

克里斯蒂安·贝尔版《超人》承载着众多观众的青春记忆,其形象设计源自2011年DC漫画推出的"新52"宇宙设定。相较于传统造型,该版本将红色内裤替换为红腰带,同时受到扎克·施耐德导演美学的熏陶,整体视觉风格偏向深邃的黑色调,与以往常见的明亮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而古恩导演在2019年DC宇宙重启后,重新引入了经典红内裤元素,并回归温暖明亮的视觉基调。尽管红内裤设计引发关于超人形象的争议,但大卫·科伦斯韦塑造的克拉克·肯特角色却凭借其细腻的表演特质,成为该系列中颇具亮点的诠释。

新版《超人》电影以更具现实感的克拉克记者形象呈现,相较于《超人:钢铁之躯》与《蝙蝠侠大战超人》,其风格更贴近家庭观众。但这种对经典元素的复刻是否足以重塑超人系列的黄金时代?归根结底,超人的形象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映射——“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非在任意条件下,而是在现有历史框架中行动。”在动荡年代,人们寄望超人成为秩序的象征;在核战威胁下,他被塑造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而冷战后的时代,则渴望他承担起类似基督的角色。即便剥离超能力和外星科技,超人作为美国梦的化身,其价值仍体现在对现实的隐喻之中。

漫画中曾描绘超人经历一年平凡生活,期间他的记者工作展现出别样光彩,使妻子露易丝因丈夫回归家庭而感到幸福,甚至让克拉克本人也获得满足感。然而现实中的美国,已不再拥有那个以GDP主导全球、实行全民就业模式的黄金时代。资本结构的演变将传统“一人工作养家”的模式转变为男女共同承担经济压力的现实,这种转变使得基层白人阶层更难突破贫困的代际枷锁。正如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中揭示的,从堪萨斯农场到纽约都市的跃迁,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已非易事。

当电影中的超人可以重新穿上红内裤、获得全球敬仰时,现实中那个曾经引领世界变革的美国却难以重现。从参与二战进程到构建福利国家,从推翻殖民体系到推动社会进步,这些历史成就已成往事。在当下美国面临德克萨斯州洪灾的危机时刻,白宫将灾难归咎于“天意”,这种态度恰似对现实困境的无力回应。如果灾民曾接触过《超人;红色之子》的设定,或许会更期待那个能在资本与无政府主义夹缝中坚持守护民众的红色超人——虽然他或许在卢瑟与蝙蝠侠眼中众矢之的,但对受苦的人民群众而言,他的存在就是希望。

这并非古恩导演个人的选择,而是时代背景的映射。相较于诺兰在超级英雄题材中深入探讨社会议题,或是扎导在作品中嵌入宗教隐喻,古恩更倾向于通过超人与卢瑟的对抗来叩问"人类是否需要超级英雄"这一永恒命题。但即便如此,电影也不应因此刻意简化逻辑——现实中的普通人不会在战事爆发时举着铲子守卫国境,拥有超能力却热衷破坏的狗狗小氪缺乏让超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合理性。至于第三世界民众祈求美利坚超人拯救的桥段更是显得荒诞,毕竟那个以守护和平为使命的美国人亚伦·布什内尔,恰恰是现实中无法飞翔的平凡个体。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曾质问:他们摧毁了我的家园,剥夺我们的粮食,我是否该因他们如今的衰败而选择原谅?在这场危机中,唯有责任才是真正的答案。21世纪已走过四分之一的路程,人类却仍如漫画中的哥谭市般频繁遭遇超级罪犯——他们窃取资源,暗杀无辜,劫掠财富,点燃成熟的麦田制造饥荒,用水泥封住珍贵的水井,用炸弹肆意攻击平民……我们固然期待比肩神明的超级英雄,却不必等待ta从氪星降临。白宫的狂人将电影海报P上自己的头像,但我们深知他并非超人,任何地球上的美国人都无法成为超人,因为在今日的美国,堪萨斯的农场男孩正与反移民特工斗智斗勇,天才的资本家刚与总统反目成仇,而能提供温暖亲情的淳朴乡下家庭已所剩无几。

那些电影中充当背景板的弱国百姓,巴勒斯坦人民为捍卫祖国甘愿肉身冲向敌军坦克,胡赛武装面对美以先进武器的轰炸依然屹立不倒。而我们,从牧野之战、大泽乡起义到金田起义、武昌城革命、井冈山斗争,英雄的人民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自己。不必期待外星盟友,只要我们仍保有反抗的勇气、复仇的决心与突破桎梏的志向,就终将穿越星际迷航,迎来转机。周幽王面对“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旱既大甚,蕴隆虫虫”的苦难,曾发出“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的哀叹。若我们面对困境只会幻想神明降临,那便与三千年前的古人一样被动;若寄望于“伟大英明”的资本家,那便与三十年前的某些苏联人一般荒谬。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们要做的,是继承千千万万先辈的精神,在这个没有超人的宇宙中战胜现实中的超级罪犯:以比敌人更敏锐的洞察力制服他们,以比敌人更强大的意志力对抗他们,以比敌人更清醒的现实认知面对他们,以比敌人更坚定的理想信念超越他们。正如历史一次次证明,当人民选择挺身而出时,任何冰冷的武器都无法阻挡我们重塑命运的步履。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