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41更新:2025-09-06 04:19:03
四月、五月期间,一批因各种原因长期搁置的剧集被集中推出,"2025年是积压剧大赦年"的说法在业内流传。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与长剧市场遭遇"冰河世纪"有关,也可能是政策层面出现松动。有媒体呼吁通过开放更多积压剧来缓解市场压力。但事实上,积压剧的界定标准为:剧集杀青后两到三年仍未播出即被归类为积压项目,积压时间越久,其商业价值损耗越大,播出效果也越难保证。
尽管每年都会出现积压剧清库存的讨论,但2025年的集中释放似乎具备周期性特征。此次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在于,如《无忧渡》《折腰》《人生若如初见》等多部优质剧集恰好同期播出,凭借话题性激活了市场。然而同期也有《千秋令》《落花时节又逢君》等"扑剧"案例,前者几乎无热度,后者仅因女主角换脸补拍引发争议,基本属于无效播出。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部分积压剧播出后仍面临招商困境,如《千秋令》《落花时节又逢君》仅获得单个品牌投放,且40集中有35集无广告,但行业普遍认为"扑剧好过压剧"。只要能完成播出,相较于彻底搁置的项目,至少能减少一定损失。真正具备爆发潜力的积压剧,往往本身即是高配置、高质量的优质项目。以爱奇艺推出的《无忧渡》为例,该剧由任嘉伦、宋祖儿主演,其制作团队包含《仙剑三》《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经典古装剧导演林玉芬。开播仅三天便突破9000热度,除结局引发争议外,整体获得市场认可,成为2025年爱奇艺首个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的剧集,甚至带动公司股价单日上涨7%。
腾讯视频独播的古装剧《折腰》由宋祖儿出演女主角,刘宇宁饰演男主角。尽管刘宇宁的外形一直存在争议,但其过往作品成绩亮眼,由他主演的《一念关山》(爱奇艺)及《珠帘玉幕》(优酷)等作品均实现了超1万的播放热度。导演邓科曾打造《与凤行》《赘婿》等现象级爆款剧集,编剧南镇则以《传闻中的陈芊芊》等黑马作品著称。该剧自开播以来,仅6天便以30000热度值刷新腾讯视频纪录,播出过半时已显爆款潜质,后续热度仍在稳步攀升。
两部作品均配备了具备爆款潜质的主创团队,显示出其在立项阶段便受到高度期待。《无忧渡》于2022年下半年开机,《折腰》则在2023年上半年拍摄。彼时宋祖儿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凭借在正午阳光出品的《乔家的儿女》中饰演乔四美的亮眼表现,成为新生代演员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待爆95花"。任嘉伦则以《周生如故》《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请君》等多部热门剧集积累了可观人气,连续两年登上总台春晚舞台。刘宇宁虽尚未有担当男主的剧作播出,但已与刘诗诗完成《一念关山》拍摄,处于"待爆生"的发展阶段。
然而2023年8月,宋祖儿遭遇前公司员工实名举报涉税问题,其主演作品随之陷入播出困境。尽管2024年8月工作室发布澄清声明,经税务机关核查证实其无偷逃税行为且未受行政处罚,但直到近期两部剧陆续播出,宋祖儿才重新获得公众关注。若作品能按原计划播出,其热度与商业价值或将呈现出不同态势。这印证了积压剧能否实现逆袭,既需具备爆剧的品质基础,更依赖于作品本身的质量,包括剧本深度、制作水准和演员表演都需要经得起时间检验。
从题材特性看,古装剧与年代剧相较于现实题材都市剧更具市场韧性。现实题材若积压三年以上,其妆容造型、故事立意乃至价值导向都可能显现出时代局限性,更难获得市场认可。但更多情况下,积压剧的困境往往与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密切相关。以《折腰》为例,其前作《无忧渡》成功完成宋祖儿的人气与口碑积累,而刘宇宁已有两部表现不俗的男主剧作为铺垫,延期播出可能反而为其打造了更扎实的基础。
相较之下,《人生若如初见》则因积压陷入困局。该作品以晚清时期反帝反封建革命为背景,由创作过《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江奇涛担任编剧,导演则是打造过《白夜追凶》《问苍茫》的王伟。主演阵容汇集李现、魏大勋、春夏等兼具流量与演技的演员,同时还有实力派演员加盟,堪称兼顾创作与市场的优质组合。该剧2020年10月杀青后,2022年7月曾在爱奇艺播出6集后以"技术原因"突然下架。经历三年修改重制后上线,但市场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尽管整体口碑稳定,却始终面临剧情争议和人物塑造问题,播出数据与招商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市场预期持续下调,行业内外普遍表示惋惜。
当前试图通过释放大量积压剧来刺激市场显然难以奏效。这些积压剧并不等同于优质作品或即将爆发的剧集,多数缺乏《人生若如初见》的艺术水准,更谈不上《无忧渡》的口碑成绩或《折腰》的市场机遇。长剧市场的整体低迷也非依赖个别爆款能够扭转,正如一部耗时五年的《哪吒2》亦难以阻止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下滑。
行业困境集中体现在三大核心矛盾:资金链紧张、制作成本攀升与广告收入萎缩。长剧投资回报周期漫长且资金周转率低下,使得其在资本眼中始终不具备吸引力。爱奇艺CEO龚宇在电视剧导演大会上的发言揭示了行业现状——相较于其他领域一年内可完成数次资金流转,长剧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实现一次价值循环。更严峻的是,宣传团队任职周期与电视剧制作周期存在严重错位,某些项目甚至需要等待三年以上才能完成制作与播出流程。
数据显示,仅30%以上的长剧项目可实现盈利,这导致资本加速向短剧等收益更确定的领域转移。同时,制作成本持续走高已成为行业常态。据《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现实题材剧集单集成本约350-400万元,古装剧则达450-500万元,制作质量的保障使成本压缩空间极为有限。
广告收入的锐减进一步加剧市场压力。龚宇透露,爱奇艺2018年品牌广告收入接近110亿元,至2024年已锐减至40亿元左右。这种下滑既源于广告主的降本增效策略,也与长剧营销模式的低效密切相关。当前广告主更倾向于在播出后根据数据反馈追加投放,而非在项目初期介入。以《人生若如初见》为例,该剧在播出二十多集后仅有2个品牌投放,相较2022年首播阶段的6集6个品牌,商业价值明显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无忧渡》凭借口碑优势实现了商业化突破。该片前9集无广告赞助,但随着热度提升,广告数量持续增长,最终达成12个品牌投放,总广告数达67个。观众在弹幕中展现出对优质内容的追捧,这反映出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受众已建立起内容质量与广告价值的正向认知。然而,这种模式仍需面对《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式的挑战——即便拥有国漫IP、流量阵容和S 级制作,前期31个品牌投放仍未能挽救其播出后口碑崩盘的命运。
积压剧或许正为品牌提供意想不到的机遇。此类剧集因招商难题而被市场低估,广告主可借机以较低成本锁定优质内容;同时,能够播出的积压剧已具备天然的风险规避属性,相较于新剧更显稳妥。目前具备较高期待值的积压剧包括:刘亦菲与井柏然主演的《南烟斋笔录》(2018)、张若昀与毛晓彤主演的《风起大漠》(2017)、宋祖儿与张新成主演的《光荣的制造》(2023)。这些作品不仅拥有实力派主演,且题材具有吸引力,已吸引广告主关注,招商前景值得期待。
杨紫主演的《青簪录》虽经历男主换脸补拍风波(从彭冠英转至林更新),但缺乏官方消息仍难挡其话题热度。而一批迟迟未播的耽改剧如罗云熙与陈飞宇的《皓衣行》、檀健次与陈哲远的《烽火流金》、张凌赫与翟潇闻的《天官赐福》、范丞丞与王安宇的《左肩有你》则因主演已跻身一线行列,若终能播出,其市场号召力与商业价值依然具备吸引力。
关于长剧困境的讨论中,常被提及的两个因素——微短剧对长剧的冲击与观众偏好变化——实则并非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二者商业模式差异显著,受众群体亦存在明显分野,更多是需要适应的现实。《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长视频用户呈现显著圈层化特征,高学历及年轻群体始终构成主要消费力量,使用率较整体用户高出近20个百分点。而秒针系统发布的《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则指出,微短剧重度受众中35-64岁群体占比达68.8%,在低线城市及中低收入群体中的渗透率更高。
当前观众的注意力持续走低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龚宇指出,用户在单一屏幕上的观看时长已缩短至47秒,有50%的观众仅看一集便放弃追剧,全剧完播率不足10%。优酷副总裁谢颖去年底曾透露,长视频内容前五集的流失率超过50%,整体完播率徘徊在20%-30%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注意力稀缺并非仅限于长剧或中国电视剧领域。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深入,用户对娱乐内容的期待呈现出显著变化,更倾向于即时满足与情绪释放。例如《人生若如初见》虽被公认制作精良,却因时代审美转向而遭遇口碑滑坡,印证了文娱消费环境变迁对作品传播的深远影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甚至出现"明知剧好,却无法投入"的观众自嘲,这种"山猪吃不了细糠"的表达折射出当下观众对严肃题材的接受度降低。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活压力,观众更渴望通过影视作品获得轻松愉悦的体验,对于需要深度思考或带有悲剧色彩的BE、OE等叙事结构产生抵触情绪,缺乏情感共鸣的剧作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老剧回归的热潮引发广泛关注,如76集的《甄嬛传》、78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及84集的《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正被观众以逐帧观看的方式重新审视。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出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持久追求,更揭示了一个深层矛盾——即便在公认的评价体系下,不同群体对"好内容"的定义依然存在差异。以豆瓣9.6分的《山花烂漫时》为例,其艺术价值获得广泛认可,但若以商业指标衡量,播放量与热度数据却可能显得平淡。正如导演费振翔在采访中坦言,这类作品往往难以实现高播放量或盈利。
在文娱消费领域,商业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割裂现象日益显著。事实上,当下的内容创作已进入多元化评价阶段,平台方与创作者更应关注观众群体的细分需求。比起依靠单一的IP价值、演员影响力或播放量等粗放指标,广告主更需洞察内容背后真实的用户画像。当前其他营销领域的精细化运作,与长视频内容营销仍停留在基础阶段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自2016年创意中插广告面世以来,长视频营销领域创新产品已许久未现。观众对内容的期待早已超越浅层娱乐,正如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所言,人们既需要"简单爽"的情绪满足,也渴求关于"生命意义"的精神共鸣。从今年上半年爱优腾芒四大平台的春季招商数据来看,长剧数量未见缩减,各平台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面对中国长剧市场持续萎缩的现实,行业更应思考主动应对的策略。相较于抱怨外部环境,那些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在解决方案或许更具价值。这种市场变化本质上是观众需求升级的体现,要求平台与创作者在内容生产层面实现更精准的定位。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