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里的女性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85更新:2025-09-07 10:17:06

我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影习惯,每当观看影视剧时,总会想象它若被还原为小说会是怎样的模样。在观看谭嘉言导演、赵冬苓编剧的电视剧《沙尘暴》时,我便反复思考:若将这部剧改编成小说,或许会成为一部极具张力的佳作。与近年流行的刑侦推理剧相似,《沙尘暴》的故事主线始于二十年前,但其类型定位更偏向年代剧,呈现出浓厚的年代感。这种选择或许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时间的延展为故事提供了更广阔的叙事空间,使得人物关系与情感层次能够层层展开;另一方面,许多情节若置于监控系统尚不完善的年代,才能真正成立,或营造出更具悬念的氛围。否则,在现今监控无处不在的时代,案件往往三天内便可告破,难以支撑起一部完整的剧集。

《沙尘暴》的叙事始于2004年西北某县城锅炉房的一桩离奇凶杀案。在炉灰中发现的焦黑尸体引发了迅速破案,然而被认定为凶手的丁宝元持续申诉,最终引起社会关注。案件在2012年重启调查,当年负责侦查的警察陈江河被紧急召回,与从省城来的女警察联手揭开真相。这一过程中,与案件相关的所有人的命运被重新卷入,他们过往的纠葛与当下的困境如同齿轮般咬合,逐渐拼凑出一幅全新的图景。

尽管剧中段奕宏饰演的陈江河和王锵饰演的王良是主要角色,两位外表粗粝的男性角色与“沙尘暴”、西部县城的粗犷气质形成互文。但细观全剧,真正推动故事发展的却是几位女性角色——受害者程春、刘盈盈与孙彩云。她们不仅是叙事的起点,更是命运洪流的承受者,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展现出独特的主体性,将故事引向更深的层次。这些女性角色的存在,为整部色调灰暗的剧集注入了柔和的色彩,形成一种别样的叙事风格。

《沙尘暴》中呈现的女性角色颠覆了传统刑侦推理剧中对女性的刻板塑造。与以往常见的单纯、善良或美好的受害者形象不同,程春、刘盈盈和孙彩云展现的是更具复杂性的存在。她们不再被"女性是美好的""为母则刚"等传统叙事框架所定义,而是以更贴近现实的姿态,主动表达自身的欲望与追求,甚至不惜以非常规手段争夺生存资源。这种突破性塑造源于编剧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把握——在资源枯竭、人口流失的小城环境中,生存困境迫使人们做出极端选择。无论是选择逃离还是在原地挣扎,女性角色都展现出超越单纯善恶二元对立的多维特征。她们在保持人性深处的挣扎与渴望的同时,也展现出对命运的反抗力量,这种被重新定义的"蛇蝎女郎"形象赋予了故事独特的张力。相较而言,陈江河与葛师傅虽具丰富性,但仍是刑侦剧中的固定叙事元素,其存在更多服务于类型框架的确认。而三位女性角色则天然具备颠覆常规的特质,若还原为小说形式,她们的命运纠葛必将成为最具当代性的叙事焦点。这种性别角色的重构令人联想到法国作家萨德的两部作品《朱斯蒂娜》与《朱丽叶特》,虽为姐妹,却分别走向极端:前者成为无尽苦难的承受者,后者则化身为充满侵略性的加害者。当这些极端特质在《沙尘暴》中被有机融合,便创造出既具有生存压迫感,又充满人性光彩的复杂女性群像。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