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回“19.9元票价”时代,就能让观众们回到电影院吗?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64更新:2025-09-09 05:05:17

近期,电影行业掀起了关于票价调整的讨论热潮。多家影院近日收到通知,金晨、孙阳、李雪琴主演的正在上映影片《“骗骗”喜欢你》自2025年1月2日起(含)将数字2D版本的结算标准统一调整为19.9元/人次,其他版本维持原价。值得关注的是,同日由焦俊艳、张琪、于洋主演的《火锅艺术家》发行方也向影院发布通知,明确数字2D版本结算标准为19.9元/人次,非数字2D版本则保持原有定价。

这一现象折射出电影行业全年面临的挑战——吸引观众重返影院。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2024年内地总票房达到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124亿元,降幅达22.6%。该成绩不如2015年,显示出市场几乎退回了十年的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票房突破10亿元的影片仅有7部,数量较以往有所下降,反映出市场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头部作品带动整体票房增长。

当前形势未必如表面般严峻,尽管数字显示市场困境显著。例如,今年缺少头部项目,这与两年前行业减产密切相关,尤其春节和暑期档期缺乏视效大片,导致票房表现承压;与此同时,观众年龄层多元化、下沉市场占比提升等趋势,实际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然而,短期内行业仍面临现实挑战,观影人次下滑直接引发院线收入萎缩,部分影院甚至面临生存危机。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票价下调可能成为行业从业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应对策略。市场对高票价已颇有微词,自2019年春节档取消“票补”以来,电影平均票价已连续四年突破40元大关。这一趋势对观影人数产生显著抑制,据灯塔数据显示,去年观影人次降至10.1亿,创近十年新低(2020年及2022年因疫情导致影院长期停业除外)。相比之下,2017至2019年间,每年有约17亿人次走进影院。因此,下游院线从业者五年来持续承受经营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两部影片率先降价,已引发行业人士讨论:若春节档继续实施票价下调,将可能打乱影院依赖大档期实现收入回升的既定规划。

图片源自《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电影票价的下调离不开院线方的协同支持,其最终定价机制涉及双重因素:一方面取决于院线向片方/发行方提供的最低结算价,即分账票价;另一方面则受影院自主定价权影响,具体执行效果需结合终端市场表现。因此,"降价"政策能否实现拉动观影的预期目标,仍需观察观众实际反应。

需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观众群体,尤其是近年来快速扩容的下沉市场用户,普遍对价格较为敏感,低价策略确实具备促进购票决策的潜力。另一方面,作品本身的市场口碑才是决定性因素。从实践案例可见,去年已有部分影片通过价格调整获得意外成功,如国庆档期《熊猫计划》与《鸳鸯楼·惊魂》分别以30元、25元的最低结算价上映,其票房表现均超出市场预期。

具体到近期影片,《"骗骗"喜欢你》《火锅艺术家》的票房收益均实现预期增长,其中《"骗骗"喜欢你》在1月2日实施降价后,单日票房达到1291万元,创下票房榜前十的最高纪录,且超出当日猫眼预测值。值得注意的是,该片的市场表现与其7.2分的豆瓣口碑密切相关,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这一评分已属行业良好水平。

在电影行业中,"降价"与"提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业界对春节档期是否将实施降价策略以刺激观众回归存疑,这需要综合考量片方、院线方的经营状况及行业信心,核心问题在于:若春节档采取降价措施,吸引的观众是否能持续留在市场?答案将在未来一个月内见分晓。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