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下海”,各有难处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99更新:2025-09-09 07:01:17

在香港影视界,有一群特殊的演员。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观众往往难以记起真实姓名,却会自然而然地唤起对其经典角色的熟悉。这种独特的“熟悉与陌生”关系,让演员与观众之间形成微妙的情感纽带——人们欣赏他们塑造的银幕形象,却鲜少主动关注其个人生活。每当这些演员现身荧幕,总能以角色魅力牵动观众的集体记忆,将一个时代的风貌悄然重现。

图片

尽管参演了众多影视作品,观众对她最深刻的回忆仍停留在《唐伯虎点秋香》中那个自称"风华绝代、万人倾慕"的石榴姐形象。在转型为经典角色之前,苑琼丹曾以清纯玉女形象出道,却凭借反差萌的"丑角"表演获得广泛认可。作为周星驰电影中最具辨识度的配角之一,她用夸张的演技创造了多个令人难忘的经典角色,成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不可或缺的绿叶演员。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她的演艺生涯逐渐隐退,而离别也悄然无声。

图片

近日,被誉为港片经典绿叶演员的苑琼丹正式宣布告别银幕,此时她年满六十。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资深演员并未选择退休,而是宣布转型成为主播,重心转向直播带货领域。在接受采访时,她坦言转型主因是经济考量:"直播带货的收入远超传统演艺行业,且能消除演员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决定引发广泛关注,因为苑琼丹在90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曾以精湛演技演绎诸多经典配角,如《唐伯虎点秋香》中风情万种的石榴姐,《九品芝麻官》里舌灿莲花的老鸨三姑,以及《逃学威龙》中爱扔黑板擦的地理老师等形象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

提及经典配角,业内曾流传“男有吴孟达,女有苑琼丹”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苑琼丹踏入演艺圈,恰逢香港电影业蓬勃兴起,凭借精湛演技成为黄金配角代表。随着港片黄金时期的到来,她成功转型谐星领域,实现事业与口碑的双赢。进入90年代中后期,苑琼丹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台,通过多部电视剧中鲜活的角色塑造,在电视荧幕上树立了扎实的演艺根基。

图片

在电视剧《封神榜》中,陈浩民与苑琼丹的演艺生涯也映射出行业变迁的缩影。当苑琼丹宣布息影后,公众开始关注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港剧影响力的衰退,不少资深演员选择进军直播领域以寻求新的出路。诸如欧阳震华、陈浩民、朱茵、陈法蓉等知名面孔,均在各大平台开启直播带货业务。面对持续亏损与人员精简压力,TVB(香港无线电视台)正积极寻求转型,试图通过多元化渠道实现盈利。今年3月,TVB在抖音与淘宝平台上开启直播业务,由台里知名度较高的演员担任主播。为提升直播效果,TVB管理层要求员工加强普通话训练,"TVB艺人集体苦练普通话"的新闻也引发热议。

图片

在TVB直播间众多港星参与的背景下,苑琼丹成为少数明确宣布退出演艺圈的艺人。面对外界对其决定的质疑,不少观众对她的选择感到遗憾,认为其仍可兼顾传统表演与新媒体运营。然而苑琼丹表示,60岁后精力有限难以双线作战,她直言:"直播带货同样需要演技,要在短时间内赢得信任,某种程度上与演戏异曲同工。"

图片

苑琼丹在直播市场中面临严峻挑战,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并非每位港星都能轻易获利。以曾在1997版《天龙八部》中饰演"鸠摩智"的李国麟为例,其参与的8小时直播带货仅获得数百元收入,被媒体称为"最惨带货明星"。在接受采访时,李国麟曾感慨道:"真想回到香港拍戏。" 这一案例反映出直播并非港星转型的稳妥出路。面对行业现状,苑琼丹的直播前景仍充满变数,但若回顾其过往演艺经历,或许能为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性。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女演员在演绎喜剧时,往往面临着双重挑战:既是对传统形象的突破,也是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立足的策略。彼时的香港影坛虽盛行"玉女风",但女演员群体却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钟楚红、张敏、关之琳等各具特色的女星,几乎都能以各自的方式重新诠释"美"的定义。

图片

在关之琳、王祖贤、张曼玉等一线女星早已成名的年代,娱乐圈的竞争尤为激烈。每年各大电视台的艺员培训项目与选美赛事持续为行业输送新生代演员,使得脱颖而出变得极为困难。苑琼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踏入演艺圈。她出生于香港,家中有五个子女,排行第三。父亲从事象牙雕刻工作,尤其擅长仿制古董艺术品。受家庭环境影响,苑琼丹中学毕业后原本计划报考工业院校学习珠宝设计,却在第四次入学考试中失利未能如愿。转机出现在某天,当电视台在附近拍摄节目时意外收录了她。数日后,苑琼丹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的身影,由此萌生了对表演艺术的兴趣,随即报考了香港无线电视台与亚洲电视台的演艺培训班,最终成功进入亚视开启职业生涯。

图片

20岁的苑琼丹初入演艺圈时,被定位为清纯的"玉女"形象。毕业后,她参与的多部剧集均以美女角色示人。在港片黄金时代,成名之路充满挑战,苑琼丹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始终未能塑造出令人难忘的经典角色,"灵气不足"与"美貌稍逊"的标签也随之伴随她的演艺生涯。

图片

在《云海玉弓缘》的时代背景下,香港片场中只有具有一定地位的演员才能拥有印着名字的专属茶杯,而普通演员则只能共享一个公共茶杯。当时尚未成名的苑琼丹深知,唯有坚持努力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专属茶杯。她选择在公司安排的娱乐节目中磨砺自己,期间结识了成为其事业转折点的导演陈嘉上。1991年,苑琼丹与曾志伟搭档主持一档喜剧节目,陈嘉上被她开朗直率的个性所吸引,由此邀请她出演电影《逃学威龙》,饰演一位爱扔黑板擦的地理老师。尽管戏份有限,这次突破性出演却为其开启了新的发展道路,此后她将"刻意扮丑"确立为个人特色。

图片

在周星驰席卷香港影坛的时期,苑琼丹接连参演了《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九品芝麻官》《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等经典作品,多以幽默诙谐的女性角色示人。她与吴孟达共同构成了周星驰电影中最具辨识度的黄金搭档,成为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存在。

图片

苑琼丹的演艺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周星驰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推手。然而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她逐渐选择与周星驰保持距离。谈及这段过往,她坦言:"周星驰的才智令人惊叹,他思维敏捷且充满创意,那种独特的无厘头风格至今无人能及。但与他合作压力巨大,若发挥失常便会觉得难以胜任他的作品。"她甚至自喻:"他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而我则像一头笨拙的猪。"

图片

在那个时代,苑琼丹的崛起并非孤例,许多后来在喜剧领域声名鹊起的女性演员往往经历相似的职业轨迹。以她的挚友吴君如为例,这位女演员同样因外貌条件普通而长期处于发展迷茫期。直到她加入《欢乐今宵》担任主持工作,专门负责搞笑环节,并与周星驰合作电视剧《斗气一族》实现角色突破,才逐步完成从普通演员到喜剧明星的转型。此后,吴君如与苑琼丹在香港喜剧界形成了默契的创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了独特的喜剧风格,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星女郎"组合。

图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苑琼丹从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重视。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感情选择,这种态度都贯穿始终。对于喜剧演员而言,情感关系往往充满挑战,毕竟现实生活与荧幕形象难以割裂。许多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女艺人,感情生活却常常不尽如人意。例如吴君如与演员杜德伟的八年恋情,就因杜德伟无法接受吴君如在影视作品中刻意塑造的夸张形象而陷入僵局。然而,这一现象在苑琼丹身上却显得尤为特别。尽管她经常在剧中演绎各种"丑角",但追求者依旧络绎不绝,正如她本人所言:"当年追我的人太多,连想躲都躲不开,多到让人烦恼。"

图片

苑琼丹(一排左一)曾是上世纪娱乐圈中典型的“豪门梦”追逐者。20多岁时,她身边频繁出现经济实力雄厚的追求者,为筛选理想伴侣,她独创了一套“看鞋”判别法:通过观察对方鞋履的品质判断其财富状况。这套方法让她屡次邂逅权贵阶层,收到的礼物也多为海滨别墅与豪华座驾。其中与一位塑料花行业企业家相恋长达六年,最终却因发现对方劈腿而告终,这段感情的破裂令她陷入长期低潮。

在事业转折期,苑琼丹与母亲关系紧张,同时面临行业地位的质疑。1993年拍摄王晶导演的《九品芝麻官》时,她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标志性困境。面对鲁芬饰演的“烈火奶奶”要求快速完成大量台词的挑战,周星驰曾建议简化台词内容并后期配音,但王晶坚持让其现场完成。这段拍摄经历成为苑琼丹难忘的“高光时刻”——因反复失误而蹲地抱头的窘迫画面,至今仍清晰印刻在她的记忆中。

转战电视剧领域后,苑琼丹逐渐转型为实力派演员。签约无线电视台期间,她专注于主持与电视剧拍摄,逐步在电视剧中塑造出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形象。2001年凭借《封神榜》中“殷十娘”一角斩获年度“十大我最喜爱电视角色”殊荣。该剧制作团队透露,该角色本仅有十余集戏份,却因观众缘极佳被不断加戏,最终成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

在感情层面,苑琼丹与演员林正英展开了一段跨越年龄的缘分。这位比她年长11岁的前辈,作为港产僵尸片奠基人,80年代凭借《僵尸道长》等经典作品塑造了难以磨灭的银幕形象,至今仍被观众称为“童年阴影”。

图片

1995年,香港亚洲电视启动制作经典灵异剧《僵尸道长》,特别邀请林正英与苑琼丹担纲男女主角。值得一提的是,林正英不仅担任主演,更亲自出任导演,尽显其多面才华。在拍摄过程中,他对于技术难题与日常琐事皆亲力亲为地解决,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令搭档苑琼丹深受触动。心生好感后,她主动展开追求,为这段因戏结缘的佳话增添了几分温情色彩。

图片

林正英起初对苑琼丹的示好并不领情,彼时他刚经历离婚,肩负着两个孩子的抚养责任,内心认定自己难以匹配苑琼丹的条件,于是刻意筑起情感屏障,坚决拒绝对方靠近。然而苑琼丹并未因此气馁,她选择在林正英住所附近租下居所,频繁现身于他的生活圈,默默陪伴他的子女。在持续的情感攻势下,林正英最终被苑琼丹的坚持与温柔打动,于1996年二人确立恋爱关系,感情发展迅速且温馨,甚至一度谈及婚嫁之事。

图片

令人痛心的是,林正英在与苑琼丹相恋不久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短短一年便不幸离世。在葬礼上,苑琼丹以"未亡人"的身份向宾客致谢,悲痛欲绝的画面让在场众人动容。

图片

在林正英的葬礼过后,苑琼丹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谈及这段过往时她曾表示:“尘归尘,土归土,人不应沉溺于过往,该放下便放下。”

图片

2004年,苑琼丹与被誉为"玻璃大王"的香港富豪黄乃扬步入婚姻殿堂。这段因财富差距而引发的联姻虽实现她早年嫁入豪门的愿望,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姿态,甚至未告知母亲。直至媒体意外曝光婚讯,她才不得不公开这段婚姻。经历了人生起伏后,苑琼丹逐渐形成独特的婚姻观:"我天性谨慎,缺乏安全感,认为婚姻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从未想过长久。"在她看来,感情中的付出与收获往往难以匹配,但事业却能实现价值回报。正是在这种行业变革的背景下,苑琼丹选择将事业重心转向内地市场。随着香港影视产业步入寒冬,大批港星如王祖蓝所言"n倍"薪资的内地市场转移,她也参与了这一浪潮。从客串《爱情公寓3》中胡一菲的母辈角色,到出演于正剧《宫锁沉香》里的掌事姑姑,再到参演徐峥执导的《港囧》,苑琼丹在内地始终保持"黄金绿叶"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作品的积累,她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每当出现在荧幕上,观众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她过往塑造的经典形象。面对始终作为配角的定位,苑琼丹曾坦言:"主角或配角的标签并不重要,只要表演足够出色,观众自会给予认可。我觉得被贴上标签反而是种荣幸,人生能被人记住一次便已值得。"

图片

苑琼丹在各类剧集中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却也在生活中主动割舍了一些身份。在她的生涯规划中,唯有"母亲"这一角色曾被认真考量过——母亲离世后,她陷入空虚感,一度考虑生育。但这份念头很快消散,"在商场目睹孩子哭泣的瞬间,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近年来,她选择在顺德定居并移居内地发展。相较于早年在香港拍戏的繁忙,如今的生活节奏更为舒缓,但她始终保持着探索精神。她坚持认为创作是生命的核心,即便在退休年龄也未曾停下脚步,坦言:"若停止工作,我便难以安然度日。"这种执着使她在同龄人准备颐养天年之际,仍选择在演艺事业上持续突破。

图片

苑琼丹淡出演艺圈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尽管相较于传统影视拍摄,直播行业的收入更具吸引力,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行业生态的转变。这位曾将全部热情投入表演的艺术家坦言:"过去每个从业者都全力以赴对待作品。"然而随着影视制作周期压缩、成本控制趋严,许多作品的质量难以保障,令她深感无奈。作为长期担任配角的演员,她坦言自身创作空间日益受限,意识到曾经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正在快速消逝。在这种背景下,她选择以直播为新的起点,用另一种形式延续艺术表达,同时完成与过往时代的优雅告别。

图片

回望上世纪80年代初入影坛、90年代崭露头角的苑琼丹,作为"黄金绿叶"的她亲历了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与衰落变迁。这一代港星的人生轨迹恰似时代缩影——他们淡泊名利,将演员视为职业而非终极追求,视名气为谋生工具。当行业式微时,这种从容心态使他们得以抽身转型,以谦逊姿态重新出发。在他们眼中,成功与失败的界限或许模糊,但那份对演艺事业的纯粹热爱始终未减。正如当年港剧中的众生相,无论是权倾一时的主角还是默默奉献的配角,每个角色的闪耀时刻背后都沉淀着无数次黯淡,而一餐热汤的温暖,往往便能点燃新的希望曙光。

图片

在正式退出荧幕的前一年,苑琼丹参与录制了一档综艺节目。节目中,她与多年挚友围坐在江畔共进晚餐,谈笑间提及过往岁月。当她哼起一首经典老歌时,歌声中流露出的坚韧力量令人心动:"纵使前路掀起万丈浪,也要挺起胸膛闯荡。从未怨过命运无常,一生砥砺前行,胜利终由双手创造。"曲毕,她轻拭眼角泪痕,转而对身旁的朋友笑道:"你不觉得这歌词写的就是我们这一路吗?"此刻江面暮色渐起,仿佛为那些已然落幕的故事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图片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