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小小的我》易烊千玺:不能做一个奇观表演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52更新:2025-09-09 07:12:51

电影《小小的我》目前正持续引发观影热潮,该片以脑性瘫痪患者刘春和的生命历程为视角,深入刻画了特殊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在最新一期《蓝羽会客厅》访谈中,主演易烊千玺首次分享拍摄心得,坦言饰演刘春和是其职业生涯中挑战度最高的角色,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其表演边界,更让他得以深入理解并展现一个此前完全陌生的生命群体。

蓝羽:欢迎易烊千玺做客。《小小的我》正式与观众见面,非常感谢你选择饰演这一角色。这部电影让我在观影后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了解了真实患者的生存状态。在最初接触剧本和真实案例时,你对角色的理解是否经历过转变?易烊千玺:起初听到这个角色名称时,我甚至无法将它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面对患者的肢体特征和认知能力,我完全缺乏直观认知。直到深入研究剧本并接触到真实案例后,才逐渐意识到与想象中的巨大差异,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习惯性地降低姿态,言语中总暗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维之意,诸如"没事没事,我没事"这类表达。而在拍摄现场,导演反复叮嘱我避免任何抗拒或攻击性的表现,需保持温婉柔和的特质,宛如小白兔般纯净自然。

蓝羽:这几年来,我从未如此专注地关注过你的每一个表演细节。从最初上楼梯的那个镜头开始,你对角色的投入程度让我印象深刻。易烊千玺:是的,为了这个角色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不仅查阅了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还亲自与相关人士交流,深入观察他们的动作规律及细微变化,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投入最多的一个角色。

蓝羽:在拍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难以克服的挑战?易烊千玺:确实有。最大的困难出现在正式开机前,我需要独自在房间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动作捕捉和模仿,但常常难以找到最精准的表现方式。只有当实际进入镜头拍摄时,才能直观感受到哪些动作幅度是适合大银幕呈现的,必须避免过于夸张的表演效果。

蓝羽提到剧中包含许多生活细节,例如吃肥肠面、喝啤酒等场景。易烊千玺表示在表演前确实进行了深入的设计与想象,因为每个脑瘫患者的表现都截然不同——由于大脑受损部位存在差异,导致症状和行为模式千变万化。他通过结合自己身体的特殊能力,发展出符合角色特点的习惯动作,比如大拇指自然内扣、拧牙膏盖时总是拧不紧导致脱落、剥鸡蛋需要较长时间等细节。

蓝羽问道:‘所以那一整段时间,除了拍戏之外,结束之后你也一直保持着那样的肌肉记忆吗?’易烊千玺回应:‘对,这个身体的肌肉记忆是在我身体上留得最长的一个角色。后来拍广告或参加活动时,说话时脑子和脖子总会不自觉地带着惯性,手和大拇指也习惯性向内扣着。’他补充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调整。’

除了肢体障碍,脑性瘫痪患者在声音表达上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困扰。在诠释这一角色时,如何精准把握台词的特殊性成为关键。易烊千玺坦言曾对此感到担忧,既要克服方言带来的沟通壁垒,又要应对因口齿不清可能产生的表达障碍。在深入角色准备阶段,他甚至因单侧舌面溃疡导致说话含糊,这种意外的状态却与角色特质产生奇妙共鸣,最终被巧妙保留于表演之中。

蓝羽好奇地问道:“你最近说四川话的水平进步了不少,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易烊千玺笑着回应:“其实我早年在重庆有过一段生活和工作的经历,那些地方的用语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加上拍摄时每个台词都会标注方言发音,我每天都坚持练习,所以现在说起来比较顺口。”

蓝羽认为刘春和这个角色传递的并非以苦情为主导,而是展现出向上的生命力。他特别提到一句令他印象深刻的话:当外婆说'你能挣钱了'时,刘春和回应'我找工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尊严'。易烊千玺则从康复学视角指出,所有相关书籍都强调治疗需要医院、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春和能在其中获得温暖,实际上映射出所有渴望融入社会、追求公平对待的残疾人群体内心深处的期待。

自饰演了这个角色之后,每当现实中遇到与角色特质相似的人,或是在不同情境下看到他人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时,内心总会泛起涟漪。曾有次从电梯走出,数秒后,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踮起脚尖,双手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脸颊泛红,笑容灿烂地往电梯里走。他的父母始终没有打断他的动作,任由他稚嫩的双手在扶手上摸索前行。那一刻,我站在他身旁,竟生出想要拥抱他的冲动,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所触动。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