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鹿晗,狂赚3500万…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57更新:2025-09-09 08:21:25

近日,网红凌达乐在直播中提到,“23岁,一个月给你搞500万,你飘不飘?”他透露自己在7个月内赚取了3500万元,其中1100万元用于购置豪宅,600多万元购入写字楼,277万元购买豪车,致使支付宝账户余额仅剩30余万元,引发广泛讨论。

对于许多网友而言,“凌达乐”这一名称并不熟悉,而“鹿哈”则更为人所知。两年前,他改名为“鹿哈”,通过模仿男星鹿晗获得知名度,随后与黄子诚、权酷龙、王俊卡、易烊干洗、王二博等人共同组建了山寨组合“ESO”,因“打擦边球”和“无底线”行为引发争议。

2022年8月,该组合因涉嫌侵权被迫解散,凌达乐随后改回本名,转型进入直播带货领域,仅用30天便实现3000万元的带货成绩。

凌达乐的成名并非孤立现象。从早期的“范爷冰”“小林心如”到如今模仿周杰伦走红的“粥饼伦”,以及因外形神似张翰而走红的“佛山电翰”,此类高仿艺人不断涌现,持续引发网络热议。

尽管有人认为此类现象本质是“蹭热度”、利用明星流量牟利的行为,但同样存在疑问:在流量至上的当下,“山寨明星”是否正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图片

从一名普通农村青年到月入百万的网络红人,凌达乐的逆袭之路始于16岁职校毕业后的多重尝试。他早年跟随父母在鞋厂务工,后又转行学习美发手艺,曾经营奶茶店谋生。在偶然的机会下,他注意到直播行业正处于爆发期,便决定转型尝试主播生涯。彼时他仍抱着"如果收入不理想就回鞋厂打工"的退路想法。最初计划走颜值路线,以"微笑的凌达乐"为名开启直播,却因观众频繁留言称其形似鹿晗而萌生模仿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发现模仿鹿晗的视频内容更具传播力。2020年底,他创建新账号"鹿哈",以"不要再叫我鹿晗"为开场白,通过精准的外形还原和神态捕捉,迅速引爆网络关注。尽管并非最接近鹿晗的模仿者,也非最早涉足该领域的主播,但独特的命名策略和高质量的模仿内容让他在竞争激烈的直播界脱颖而出。

图片

为更贴近鹿晗的标志性笑容,凌达乐每日对着手机反复练习。一次偶然的连麦互动中,他结识了同样热衷于模仿黄子韬的黄子诚。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凌达乐提出合作直播的建议:"两人同台效果肯定更佳。"随后,他们陆续邀请王二博、易烊干洗、王俊卡、权酷龙等成员加入,最终组建起这个以模仿顶流为特色的山寨组合"ESO"。

图片

ESO这个团体自成立以来始终伴随着巨大争议。其名称与形象中透露出的浓厚仿冒气息,使他们被部分网友戏称为“拼夕夕男团”。在多数观众眼中,ESO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网络表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组合。该团体不仅复制明星的外貌特征与姓名,甚至对明星的成长路径进行了精准复刻。在凌达乐与鹿晗同框期间,他曾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与“关晓桶”确立情侣关系,该成员的外貌与演员关晓彤高度相似。同年,当鹿晗发布庆祝关晓彤生日的微博后,ESO成员竟同步发布完全相同的动态并@关晓彤,引发全网热议。面对网友的调侃,凌达乐曾以“这次蹭的有点成功,我好贱”作为回应。

图片

去年,一名模仿黄子韬的网友"黄子诚"曾因与队员产生矛盾,并计划回老家考驾照,而宣布退出ESO,引发热议。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调侃:"按这个顺序,最先退出的难道不是鹿哈吗?"然而两天后,黄子诚又因科目二考试未通过而重返ESO,引发二次关注。

图片

ESO的成团过程充满戏剧性,引发网友热议"他们用短短一个月就演尽了内娱的兴衰史"。组合不仅发布单曲《青春时代》,更全面展开线下巡演、签名互动及粉丝合影等活动。特别在长沙街头举行的复出巡演引发关注,成员们特意学习了《偶像练习生》的代表作《EIEI》,却在演出过程中仅完成半段便引发城管关注,整场表演在20分钟内被终止。

图片

在一段“被城管执法”的视频引发热议后,网友调侃称“限韩令来得如此迅猛”。该事件不仅让直播间的观看量激增,更使ESO组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人间后视镜》曾指出,ESO的走红本质上是对互联网造星现象的戏谑模仿。“一群模仿者聚在一起,反而更吸引观众关注”,因此该组合被戏称为“乐子主播”。他们深知自身定位,坦言聚集体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外界的目光多带有戏谑或轻视。然而,关注即流量,流量即收益。越是贴近真实组合运作模式,越能激发观众的兴趣。频繁的无厘头热搜事件,最终助力ESO这个“山寨组合”实现破圈。巅峰时期,团队曾有七名成员。作为核心人物的凌达乐对成员选拔持开放态度:“我们对年龄没有限制,只要长相契合即可。如果出现形似刘德华或周润发的模仿者,我们也欢迎加入。”他此前已接触过模仿蔡徐坤、周杰伦、范丞丞等偶像的网红。随着组合知名度飙升,随之而来的法律争议也日益激烈。有律师明确指出,ESO的模仿行为已涉嫌侵权,需承担法律责任。在央视媒体介入警示后,该组合最终宣布解散,成员纷纷恢复本名。今年4月,单飞的凌达乐转型电商带货领域,主攻低价零食赛道,粉丝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现已达670万。数据显示,其平均每月进行15场直播,单场在线人数超10万,累计销量突破百万,总销售额更逾千万。

图片

凌达乐目前稳居抖音带货榜总榜第三位,其热度值突破600万。2022年2月,长沙凌达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凌达以个人名义全资持有。这个以"鹿哈"为昵称的网红,正在从过去依赖模仿营销获取流量的"乐子"人,逐渐转型为流量的创造者。值得注意的是,"山寨明星"作为流量密码并非凌达首创——早在2020年,淘宝直播间便涌现出模仿范冰冰的热潮,众多主播以"夏冰""范爷冰""冰冰范"等名称进行带货直播,其中"范爷冰"凭借83万粉丝和单场直播观看人次达105.3万的成绩单脱颖而出,其流量规模相当于薇娅的八分之一,每场直播平均成交额可达数十万至百万级别。

图片

抖音平台上的知名网红“夏紫薇”最初以“小林心如”为ID,本名黄梦曲,凭借在短视频中模仿经典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紫薇格格的形象迅速获得关注。

图片

一段时间以来,某直播网红频繁在直播间演绎“紫薇失明”剧情,声称“唯有火箭或嘉年华才能治愈我的双眼”,每当榜一大哥刷足火箭后,她便突然高喊“看到了,我看到了”。这种以“碰瓷”为手段的炒作方式,令网友戏称其为“见钱眼开”。该互动模式逐渐演变为固定桥段,甚至吸引王思聪在她直播间大额打赏。这种颇具争议的“黑红”策略,最终为她带来了近290万粉丝。

然而并非所有仿冒明星都毫无节操。近期走红的“粥饼伦”与“佛山电翰”虽同被贴上“山寨”标签,却展现出不同面貌。“粥饼伦”因外形酷似周杰伦,将摊位经营与偶像元素结合,账号名称便取自这一设定。其摊位上陈列着“灰色毛衣”“青花瓷”袖套“粉色海洋”围裙等周杰伦标志性物品,连烹饪工具也巧妙融入“半岛铁盒”“双截棍”等符号。凭借对周杰伦文化符号的深度还原,他不仅获得百万粉丝关注,更将普通早餐摊打造为网红打卡地。网友纷纷前来,只为完成“能给我做个反方向的灌饼吗?”“需要一首歌的时间”等特定互动。

图片

粥饼伦爆红后并未转向直播带货,始终坚守传统手艺,专注售卖自己的特色饼类。据相关报道,他人气上升期间坚持将价格从八元下调至七元,此举既是对“爱在七元钱”网络热梗的呼应,也彰显了其不忘初心的本色。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直播过程中主动关闭礼物打赏功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初心的坚守,从而收获了更多网友的赞誉与支持。

图片

在今年风靡网络的众多现象中,“佛山电翰”无疑成为话题焦点。这位外形酷似张翰、身处电器厂工作的“明星脸”因搭配魔性背景音乐的标准化打螺丝动作引发热议。截至10月16日,抖音平台#佛山电翰#话题播放量突破18.2亿次,其衍生的#佛山电翰甩手舞#更是达到7.9亿次。该视频中标志性的“甩手舞”不仅形成病毒式传播效应,更催生出食堂版、学习版、宠物版等多元化模仿版本,各行各业纷纷推出“分翰”变体。令人惊讶的是,连警察、消防员等职业群体及多位明星都加入模仿行列,最终演变为明星模仿明星的传播循环,打造出独特的网红文化现象。

图片

近日,佛山电翰的抖音账号粉丝量已超越张翰个人账号的记录。针对网络上关于其“博眼球”的质疑,他回应称自己仅为工厂的兼职员工,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组装椅子升降器的底盘,该行为并未影响其本职工作。随着全网爆红,他选择关闭直播间并解释停播原因系健康因素,呼吁粉丝“趁此阶段进行自我沉淀”。在视频尾声,他更以劝学姿态提醒观众:“唯有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网络上所见多为昙花一现。” 正是这种正向的价值传递,使得其形象被更多观众定义为“互联网的一股清流”,喜爱度持续攀升。

图片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仿冒明星现象逐渐演变为更为普遍的山寨网红现象。暴躁小鹏哥、东方绿选等高度仿制版本的山寨账号也具备一定的商业变现能力。

图片

抖音平台上涌现出的“暴躁小鹏哥”等网红,其外形特征、直播间交互方式乃至家庭背景都刻意对标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这种高度仿效的策略折射出流量时代的模仿文化。然而这种依赖明星形象或套用热门剧情的“流量密码”本质,实则缺乏系统性的运营方法论,更多是借助时代机遇与偶然性实现短期爆红。以凌达乐为代表的所谓山寨明星,虽在直播风口占据一席之地,却因争议不断陷入舆论漩涡。公众对这类通过“博眼球”获取关注的网红存在道德质疑,认为其损害普通人的利益。从法律层面看,若模仿者以假乱真进行商业活动,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违规行为,如2020年5月范冰冰起诉“范爷冰”的案例所示,最终被迫更改姓名导致影响力衰退。数据显示,即便部分山寨主播如凌达乐曾取得一定收益,其团队成员赵大博、张子诚(即黄子诚)的直播成绩却远不及主账号,后者30天销售额仅达2.5万至5万元,按30%佣金计算收入不足7500元。而诸如“王俊卡”、“权酷龙”等模仿者已陆续停更或销号,模仿华晨宇的刘凌硕虽持续直播,但用户观看量持续低迷,整体呈现“幸存者偏差”现象。

图片

直播行业呈现出显著的"二八定律"特征,即仅有20%的头部主播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与利润。依据《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在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群体中,高达95.2%的人月收入低于5000元,仅有0.4%的主播月收入突破10万元。这种收入悬殊的现象使得公众视野中始终聚焦于少数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从业者则处于被仰望的位置。随着头部网红收入的透明化,社会对网红群体的态度呈现出双重性,一方面有人将其视为新兴职业机遇,积极投身其中;另一方面也存在对这种现象的质疑,担忧其是否反映了功利主义倾向,以及是否弱化了传统教育与努力的价值。

在经济环境承压与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公众对月入千万的"网红"既存有向往也饱含批判。这种矛盾心态在近期多个事件中被放大:李佳琦直播间曾因花西子眉笔争议,一句"79块钱哪里贵了?能不能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质问,直接揭开了部分网红虚浮的面纱;而凌达乐在直播中以略带炫耀的语气表示"你们要是月收入500万,你们比我还飘",则进一步加剧了观众对成功路径的认知落差。这些现象既折射出青年群体对新兴职业的探索热情,也暴露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价值观冲突。

图片

文中所涉图文素材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处理。近期引发热议的“二选一低价协议”——头部主播通过直播间主导市场价格底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争议焦点。此前,主播群体尚试图与大众形成共鸣,展现“同为奋斗者”的共同处境,但近期的激烈言辞却在公众心中埋下信任危机。网红们之所以取得今日成就,本质上是受益于行业红利与时代机遇的叠加结果。然而,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却以俯视普通人的姿态对仍在拼搏的群体冷嘲热讽,这种态度难免引发争议。即便借助天时地利的便利条件取得成功,也终将面临发展的瓶颈期。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