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认识二十年的张译,一起当了回爹!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86更新:2025-09-09 08:43:01

原本想追讨债务,却意外迎来了一个孩子,从此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艰辛育儿之路。在新片《无价之宝》中,张译与潘斌龙饰演的石头和杨武,是极具代表性的东北普通百姓形象。他们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波折与意外,时而引发观众开怀大笑,时而又令人动容落泪。有观众在观影后感慨道:欢笑中带着泪水的观影体验。

图片

在戏剧中,潘斌龙与张译饰演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角色默契十足,宛如亲兄弟般情同手足;而在现实生活中,两人却是跨越半个世纪的老朋友。谈及合作经历,潘斌龙在1905电影网专访中表示:"我们之间不存在磨合期,直接进入角色,直接投入表演!"

图片

凭借精湛的表演技艺,潘斌龙成功塑造了许多如杨武般平凡却富有魅力的小人物角色。他坦言,要演绎出这些角色的真实感,关键在于贴近现实生活。"每次深入体会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生经历,都像经历了一次独特的人生旅程,我特别享受演绎这类角色!"谈及年轻时的相识故事,张译与潘斌龙每每谈及都滔滔不绝。潘斌龙回忆道,当年是张译率先向他索要联系方式,两人因年龄相仿、经历相近,在小品与话剧表演领域默契十足,合作起来格外顺畅。

图片

张译与潘斌龙在军旅生涯中培养的默契,历经二十余年依旧延续。从话剧《樱桃园》到影视作品《过年好》《妖铃铃》《满江红》,这对搭档虽多次同台,但像《无价之宝》这样角色关系紧密、对手戏频繁的作品仍属首次。潘斌龙透露,两人因相识时间久远,日常交流总带着幽默感,互相调侃中充满默契。他表示,无论是戏内还是戏外,这种相处模式始终未变,拍摄时早已熟悉彼此的表演风格,无需磨合便能自然投入表演。

图片

这种拍摄方式让影片中许多场景都源于两位演员的即兴互动,例如那场深夜争吵戏,杨武与石头你来我往的对白宛如现实生活中兄弟间的斗嘴,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据潘斌龙回忆,「那场戏与原剧本相比改动较大,几乎都是我们俩在镜头前互相激发的成果。导演觉得这种自然流露的表演方式很好,便决定采用。最终呈现的效果意外地充满趣味性」。

图片

潘斌龙饰演的杨武与戏中"女儿"芊芊的关系,既在戏外如同兄弟,在戏里更是超越了普通父女的羁绊。两人因共同守护芊芊而结成事实上的三口之家,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结让杨武这个角色在保护女儿的过程中展现出愈发柔软的一面。据潘斌龙表示,他最为欣赏杨武的特质在于其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特质使他能够将剧中角色石头和芊芊视为自己的家人,用最纯粹的方式给予支持与奉献。

图片

他坦然接纳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称呼,其中杨武的“没头脑”实则形容他不拘泥于细节,总想带着家人勇往直前;而石头的“不高兴”,源于他性格中对事情严谨执着的一面,容易陷入过度思考。因此,石头与杨武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家庭关系恰好需要彼此包容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长远发展。

图片

谈及剧中角色"女儿"芊芊,潘斌龙称赞她堪称"人小鬼大"的典范。在拍摄之余,这位小演员总是手不释卷,还常常用巧妙的脑筋急转弯逗趣片场的张译与自己,其创意甚至超过了两人合起来的总和。有次被问及"大米的妈妈是谁",她脱口而出的回答是"花",因为"花生米"。令潘斌龙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送芊芊上车的对手戏场景,尽管镜头多聚焦于他人,但芊芊的细腻演绎让他每每看到对方回眸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或许正因为人父后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图片

身为父母的潘斌龙在表演中自然流露出父亲的角色特质。他透露因工作原因常无法归家,最紧的时候两部戏之间仅留3小时休整时间,凌晨1点到家后4点又要赶飞机,进卧室匆匆瞥一眼孩子便拍下照片离开。这种忙碌节奏下,他始终记得"孩子成长速度惊人"的感悟,即便在洗袜子这样的日常细节中,也能感知时光流逝的痕迹。而他在《无价之宝》中饰演各类小人物时,更因拍摄地点位于家乡黑龙江鸡西而倍感亲切,直言"回到东北那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所有的气息都回到我们自己身上,真是非常舒服的事"。

图片

他将从小到大观察到的人事物融入表演创作,坦言东北地区性格坚韧的"轴人"和善于随遇而安的"顺势而为者"比比皆是。谈及在故乡取景拍摄的创作体验,他表示:"这就像重返20年前的时光,重新体验叔叔辈的生活轨迹。"影片中的石头和杨武被贴上"四无青年"的标签——无存款、无情商、无文化、无所谓。对于这种迷茫状态,潘斌龙深有共鸣:"青年时期的迷惘确实相似,那时的我们既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前途是否明朗都是未知数,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图片

潘斌龙坦言,自己走上演员之路同样充满波折。在未能如愿考入大学后,他选择参军,正是在部队期间对表演产生浓厚兴趣,随后通过努力考取中戏相声表演班。从最初的小角色做起,他一步步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谈及最具意义的作品,他出人意料地表示是初入演艺圈时参与排演的小品。当时仅有四页剧本,导演连续三天指导,他反复排练二十多次,甚至邀请女兵到台下观看其边笑边跳的表演。导演特意要求"当众撕破我的脸皮",这次经历让他豁然开朗,真正领悟到演戏的精髓。

图片

自那次经历后,潘斌龙便始终保持着一股敢于直面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他深信,机遇从不会静待而来,唯有持续地积累准备、不断探索学习,勇敢迈出每一步,才能在机会降临时牢牢把握,实现质的飞跃。

图片

在《爱笑会议室》时期,章子颐曾评价潘斌龙是一位与璀璨舞台保持距离,却能精准把握角色灵魂的演员。这种对角色深度的理解,正是他能够将平凡人物演绎得鲜活动人的关键。从《无名之辈》中重情重义的劫匪“大头”,到《满江红》里甘愿牺牲的丁三旺,再到《立功·东北旧事》中郁郁不得志的警察胡廷,潘斌龙所诠释的每个角色无论体量大小,都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立体感与生活气息,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艺术魅力。

图片

谈及如何塑造生动的小人物,著名喜剧演员潘斌龙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关键在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自如运用,强调演员需要深入观察各类人物的生活状态,用心体会他们内心的起伏波动。每个小人物都蕴含着独特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经历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这种细腻的刻画才能让角色真正鲜活起来。

图片

潘斌龙未来仍有《野孩子》《动物园里有什么?》《冒牌特工》《第二十条》等多部作品即将上线。回顾其演艺生涯,他始终秉持着曾在微博上写下的心路历程:"我不是天赋异禀的演员,试问42岁的年纪,我还有什么资本继续在影视行业打拼?唯有不懈努力,方能不负时光。"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