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57更新:2025-09-09 15:11:42
2017年,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的热播使张译一举成名,凭借剧中对陈江河这一角色的精湛演绎,他连续斩获白玉兰奖和金鹰奖两大"视帝"称号。该剧讲述了陈江河自幼跟随父亲从事"鸡毛换糖"贸易,通过学习快速判断货物价值、精明交易的生存智慧,逐步从基层起步,纵横捭阖拓展商业版图,最终实现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到国际商界的跨越,成为一代传奇企业家的动人故事。
《鸡毛飞上天》剧照中,陈江河的创业历程并非完全虚构,其原型正是被誉为"中国吸管大王"的楼仲平。这位企业家曾六次登上《新闻联播》、两次现身《焦点访谈》,甚至获得央视专门制作纪录片的殊荣,其商业传奇真实可考。
楼仲平凭借每根仅赚取8毫钱(0.0008元)的吸管,却缔造了吸管行业的全球霸主地位。其企业掌控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吸管市场和三分之二的专利技术,国内市场份额更是突破50%大关。这意味着,我们日常使用的吸管中,超过半数都源自他的工厂。虽然楼仲平的创业故事不如"陈江河"般充满戏剧性,但同样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智慧,用普通产品书写出不平凡的商业传奇。
1965年,楼仲平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贫困的家庭。为寻求温饱,他年仅14岁便辍学,跟随父亲前往数百公里外的江西戈阳,开启了"鸡毛换糖"的行商之路。他摇着拨浪鼓、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地用糖果、纸张、纽扣等小物件,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兽骨等废旧物资。品质上乘的鸡毛被制成鸡毛掸子等实用品,残次品则运往收购站制成肥料,从中谋取微薄利润。谈及这段经历,楼仲平坦言:"那时候没人看得起我们这一行。"因为与鸡毛为伍被视为脏活,常常导致浑身沾满污垢,甚至在递糖给孩童时遭到路人嫌弃:"脏兮兮的怎么吃?走开!"正因如此,《鸡毛飞上天》这部作品某种程度上重塑了货郎形象,让从事此行业的人重拾尊严。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使楼仲平既习惯了脏活累活,也体悟了人生百味。
从事鸡毛回收行业的优势在于竞争者稀少,市场相对稳定。经过多年经营,楼仲平几乎独揽了本地的鸡毛回收业务,凭借"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还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段经历让楼仲平认识到,商业成功并不拘泥于高大上的模式,那些被市场忽视的低利润领域,反而蕴藏着可观的盈利空间。
1991年,年仅26岁的楼仲平结束了辗转各地的零散工作,带着积蓄回到义乌。他租下了一个仅有几平米的小摊位,开始经营当时兴起的一次性用品,包括纸杯、吸管和木筷等价格低廉的日用品。虽然初始投入有限,日赚不丰,但这已是他摆脱漂泊、获得立足之地的重要转折。两年后,一则消息让他眼前一亮——邻近企业计划出售一条半自动吸管生产线。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果断抵押全部积蓄,并多方筹措资金,最终凑齐五万元买下设备。在那个五万元堪称巨款的年代,这笔钱对初创工厂而言仍显拮据,仅能购置两间民房、一台机器,并雇佣少量工人,构成了他最初的小型生产体系。
楼仲平最初租赁两间民房创办吸管工厂,谁曾想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作坊式企业,竟在日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吸管制造商,缔造出"蝇头微利出奇迹"的商业传奇。当亲友得知他创办工厂时,无不表示赞赏并前来参观,但随着对生产项目了解的深入,所有人都感到啼笑皆非。在他们眼中,吸管制作技术门槛极低、产品售价低廉、利润空间狭小,甚至有人粗略计算:按单根0.008元的售价和10%的利润率,每万根仅能获得8元利润。这般微薄的回报,用5万元启动资金经营,何时才能看到盈利?
面对亲戚们的质疑,楼仲平并未因此动摇创业决心。他主动将业务拓展至全国范围,频繁拜访各大饮料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厂,积极推广自主生产的吸管产品。彼时国内具备吸管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有限,多数企业因利润微薄对这一领域缺乏兴趣,而一些大型饮料厂商更倾向于直接从海外进口。然而,当楼仲平的产品亮相后,这些企业发现其质量与进口吸管相当,且能显著降低物流周期和采购成本。这一优势迅速促使多家厂商与楼仲平达成合作意向。随着订单量的激增,工厂全面加速产能释放,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投资回报,标志着其在吸管行业成功打开市场局面。
当樓仲平因吸管生意获利时,周边厂商开始对其成功心生嫉妒。他们相继兴办工厂,导致吸管生产领域迅速增多,试图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樓仲平的事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为严峻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吸管制造所需的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在行业动荡的背景下,部分竞争对手打起了投机主意,通过削减生产工序来降低成本。有商家在包装上标注200根吸管,实际仅装入约100根,同时产品质量也不断下滑,售价更是持续压低。面对这种恶性竞争环境,樓仲平始终保持清醒。他坚持品质优先的经营理念,确保每包吸管数量绝不少于标注,更特意投入2000元用于商标注册,将品牌命名为“双童”牌。
在义乌商贸发展初期,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商标的重要性,楼仲平却率先布局,其创立的“双童”品牌成为义乌市首个注册的第17个商标。凭借品牌影响力与卓越的产品质量,楼仲平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众多竞争对手相继退出市场,而他的企业却持续扩张。通过战略收购十余家濒临破产的吸管厂,楼仲平在金融危机后迎来订单激增,最终实现对义乌乃至浙江吸管市场的垄断,为其奠定“吸管大王”的行业地位。
楼仲平的雄心壮志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在实现本土版图扩张的同时,他率先将视线投向海外市场。然而,国际化征程的首战便遭遇重大挫折,其海外布局因策略失误导致严重失利。
2003年,一位日本客户到厂参观,仅在洗手间停留后便不满离去,连车间都未进入。翻译将此情况转告楼仲平:"你们的洗手间如此肮脏,客人已无心查看车间环境。" 经过多次沟通解释,最终促成了一笔订单。六个集装箱的吸管产品通过海运出口至日本,却因客户投诉吸管中发现头发而陷入困境。采购商随即要求进行全面检验,但全检工序耗时耗力,所需费用甚至超过产品价值本身。迫于压力,楼仲平不得不在日本当地销毁全部货物,为此支付了高达1.7万美元的销毁费用。
愤怒至极的楼仲平将尚未启航的两个集装箱产品运回工厂,当着全体员工的面进行焚烧处理。这场代价高昂的教训深刻揭示:制造高品质产品不仅需要优质原料,更需对细节做到极致把控。自此,他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后续出口海外的订单再未出现任何质量投诉,真正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良好口碑,楼仲平持续推动双童在国际市场扩张,成功从国际竞争对手手中赢得大量订单。其客户群涵盖沃尔玛、TESCO(全球Top3零售企业之一)、Dollar Tree(北美最大折扣零售巨头)等行业领军企业,单笔订单规模常达10亿根以上。然而,楼仲平始终保持战略清醒,他敏锐察觉到这些跨国巨头的严苛要求——凭借庞大订单量施加压力,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更严峻的是,此类订单严重占用双童产能,导致企业难以拓展其他业务渠道。一旦合作关系终止,将对企业发展造成致命打击。为此,楼仲平创新性地制定"小客户原则":任何单一客户订单不得超过年产量的3%,否则果断放弃合作。他提出:"若一个大客户占据相当于十个中小客户的资源,为何不主动寻找十个中小客户?大客户话语权主导,而小客户更能体现我们的议价能力。"这一策略有效化解了国际巨头的压迫,使双童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显著增强抗风险能力与经营效益。该管理理念现已被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纳入MBA教学体系,作为经典商业案例进行研讨。
如今,楼仲平所引领的双童集团稳居全球吸管行业龙头地位,凭借每根不足1分钱的低价策略,实现了年营收2.4亿元的惊人成就。与此同时,他始终关注塑料吸管对环境的影响,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专注于PLA生物可降解吸管及可食用淀粉吸管等环保产品的开发,累计获得100多项专利。走进双童的中国吸管博物馆,可欣赏到1000余种形态各异的吸管产品,从造型独特的风车吸管、眼镜吸管,到可直接食用、可投入水中喂养鱼类的创新设计,这些产品不仅融合了时尚与艺术元素,更凝聚着将品质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与传统工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童的生产厂区宛如一座生态花园,其人文关怀理念贯穿始终。楼仲平认为,工厂不仅是生产场所,更应成为传递温暖与关怀的家园,为此他打造了符合三星级宾馆标准的员工宿舍,开放式的食堂不仅对员工及家属免费,厨房透明化设计更让员工能直观看到食材储备与加工流程,如同在家般享受营养餐食。他鼓励员工将家人带入工作环境,认为唯有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其专注投入工作。他常说:“身为时代受益者,我有责任让更多人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而作为董事长,楼仲平并未设立独立的办公空间,而是与员工共享开放区域,用实际行动诠释平等与协作的企业理念。
谈及成功的密码,楼仲平给出的答案简短有力,仅四个字:‘以小博大’。从早年间以鸡毛换糖起家,到后来凭借吸管创业崭露头角,其人生轨迹中的每一次关键抉择,都深深印证着这四个字的智慧。‘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远的商业智慧,恰如他所言‘一分利赚遍天下’,这种从小处积累终成大业的思维模式,至今仍具启发意义。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