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7年,《白夜破晓》也中了“续集魔咒”,有3宗罪不可挽回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88更新:2025-09-09 18:34:13

11月20日,正是《白夜追凶》中关宏峰与关宏宇双胞胎兄弟的诞辰。续作《白夜破晓》选择在这一天开启播出,其寓意深远不言而喻。七年后的再度相逢虽充满遗憾,却未能重现已前作的辉煌。原剧曾凭借媲美美剧的制作水准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国产网剧领域的标杆之作。

潘粤明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细腻程度令人称赞。剧中全景式深度的群像刻画令人印象深刻,创作团队对刑侦剧细节的打磨也体现出专业态度。然而作为资深剧迷,历经长期期待与数日沉思后,不得不坦言:续作难称佳作,甚至有狗尾续尾之嫌。(心中仍念念不忘高亚楠)

在《续集首部曲:吃书第一季》的收尾画面中,关宏宇以一抹令人难忘的邪魅笑容面对周巡。他的一侧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另一侧隐匿于幽暗的阴影,脸部在明暗交界处呈现出难以捉摸的深邃感,仿佛深渊与星空的交汇,令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

潘粤明凭借令人惊叹的演技赢得了广泛赞誉,他能够通过一张脸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与他搭戏的王龙正(又名王泷正)同样表现出色,成功塑造了嫉恶如仇又带着几分痞气的警察形象,表演深入骨髓令人难忘。

上一季剧情中,关宏峰被戴上手铐带回总部接受调查。这一事件暴露了双胞胎兄弟在日常事务交接上的漏洞,导致被内部人员利用把柄进行打压。从关宏峰与关宏宇在父母墓碑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早已预判到可能面临的危机。关宏峰那句"我也该走走夜路了"暗示了他必须直面内心深处的恐惧,突破对黑夜的长期心理障碍。

原剧情设定中,关宏宇顶替关宏峰承担罪责,而关氏兄弟则需在角色身份与现实处境间展开博弈。这种安排本应将案件调查推向高风险境地,也令观众期待值持续攀升。然而续作首集却出现重大转折,直接推翻前期铺垫的剧情走向,重归此前的常规叙事模式。关宏峰被约谈的导火索被设定为林嘉茵的"二次死亡",这与他此前查证其已遭焚烧身亡的结论形成矛盾,引发伪证质疑。周巡的突然现身通过单句证词揭示案件真相,不仅为关宏峰与关宏宇洗清嫌疑,更将整体剧情难度降至普通水平,引发观众对叙事连贯性的讨论。

可以说,上一季精心铺设的情节线索最终成了无用功。而比起剧情走向变得过于简单,林嘉茵的死亡所带来的冲击更为严重,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折不仅削弱了故事张力,更彻底颠覆了原有叙事逻辑,让整个剧情框架出现断裂。

作为第一季中潜伏最深的卧底角色,她在揭示主线剧情"213灭门案"核心真相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针对关宏峰遭陷害事件背后的利益集团,她的存在始终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其突然消失的剧情安排,很可能预示着原计划中关于该案件的核心情节已被进行重大调整。

原计划聚焦"内部腐败"的剧情线索,却因审查因素被迫调整方向。第一季导演王伟在2020年曾透露,第二季剧本早在2017年已完成,但后续因不可抗力需进行大规模修订。随着第二季正式播出,这一说法得到印证,或许正印证了他卸任导演的深层原因。关于续作的第二重困境,降维打击式的"吃书"行为未必全然不可原谅,毕竟涉及内容审核,观众的包容度理应被考虑。但刑侦剧若想保持水准,唯有紧扣破案主线,方能实现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然而,第二季的破案质量与推理严谨性相较于前一季存在显著下滑。以第一案为例,"第二次死亡"中林嘉茵的"双死"设定虽被部分观众认为具备合理性,但剧情漏洞明显。案件中"无名死尸"在警局停尸间"诈尸"的情节颇具争议,角色赤身裸体却仅披一件衣服便大摇大摆离开。更令人质疑的是,该角色在短暂假死后,又以真死身份被送入停尸间,与先前假死时所处位置仅隔一席,这种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反而削弱了悬疑效果。

警方在地铁站入口发现了第一具男性尸体,死者衣着整齐却倒在铁轨边缘,现场没有挣扎痕迹。随着调查深入,另一具女性遗体在列车车厢内被发现,死者与男性尸体之间存在着令人疑惑的关联——两人竟是同一家医院的病患,而男性死者患有绝症的弟弟,竟与女尸有着长达半年的治疗记录。案件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在临终前,男性死者曾将弟弟带至地铁站,却在监控画面中出现两个关键疑点——弟弟的双手是否真的扶住了哥哥的肩膀,以及女尸随身携带的病历本上是否留有哥哥的指纹。

这一设定引发了广泛争议。现实中若发生死亡事件,地铁运营方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配合警方调查,而剧中却将停运作为主要情节推进手段,导致剧情逻辑出现明显断裂。更令人质疑的是,地铁监控系统本应具备实时追踪功能,但剧中寻找两名情绪激动的男子时却耗费数日,与现实中的高效监控体系形成强烈反差。专业搜救队伍与警方在案发现场展开地毯式搜索却无果,这种戏剧化处理方式也暴露出对现实执法流程的严重误解。

然而神探关宏峰的登场却让剧情出现戏剧性转折,他竟能迅速锁定破案关键线索的手机。对比以往凭借缜密思维破获案件,如今却似乎依赖运气成分。编剧在剧情安排上显得更加大胆,周巡曾借台词调侃关宏宇在新一季的表现“撑不过三集”。面对质疑,这位角色也不失幽默地反问:“难道你没看过《白夜追凶》?”

至此,笔者已无话可说。在严肃的刑侦局内上演荒诞剧,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竟认为这种做法充满幽默感。第二案的剧情更是跌入新低:三岁幼童在小区门口失踪,警方发动全市范围的搜查行动却毫无进展,最终将破案希望寄托于神探关宏峰。其推理过程暴露了令人咋舌的逻辑漏洞——只要找到地下贩卖情报的活珠子,案件便能迎刃而解。

在经历一番曲折后,剧情节奏出现反转——警察为获取关键情报,竟假扮成黑道分子。这一出人意料的设定成为案件侦破的重要突破口。主角在与"活珠子"的接触中,得知了一个关键线索:津港市的水路网络中存在一批无合法身份的黑户,他们从事着非法的海上运输活动。关宏峰借此机会,深入接触这些黑户群体,最终顺藤摸瓜锁定了人贩子的踪迹。整个破案过程呈现出典型的递进模式——主角首先锁定目标A,通过协助其获取线索B,再以线索B为突破口找到关键人物C,最终实现案件的侦破。

曾经的经典剧集,如今却依赖类似游戏任务的套路化剧情推进案件侦破,令人感到惋惜。角色智商集体滑坡,这种设定确实令人难以接受。第三大问题在于人设崩塌,前作中关宏宇作为通缉犯,仍能以哥哥关宏峰警队顾问的身份频繁出入警局,与警察们密切合作,处境险象环生。然而此刻他彻底失去了伪装,不知是谁赋予了他这般勇气。在众多专业警察面前,他竟敢肆无忌惮地分析案件,且分析过程漏洞频出。昔日跟随哥哥系统学习刑侦知识,如今却沉迷于阅读《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类小说,角色发展逻辑令人费解。

昔日区分这两位角色主要依赖于声线特色与微表情的细腻演绎,如今却只需通过观察谁是"没头脑"、谁是"不高兴"便能一目了然。他们如同娱乐圈中刘昊然与王宝强的鲜明对比,辨识度之高令人惊叹。周巡此前的人设以粗中有细著称,外表粗犷却暗藏职场智慧,这种特质使他能够顶替关宏峰胜任刑侦队长一职。然而在近期剧情中,角色发展出现明显停滞,彻底失去人物弧光,沦为神探兄弟团队中的辅助工具人。

面对复杂案情时习惯性依赖关宏峰,关宏宇对关宏峰的态度也极为简单:换你哥来。这种默契随着剧情推进逐渐演变为对关家兄弟分工协作的默契认可。然而当角色发出感慨并自封寡人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导致角色魅力下降,失去了群像戏的精彩基础。

当现实充满琐碎纷扰,任何个体的的独特光芒似乎都被稀释。作为一位执着追随《白夜追凶》的剧迷,笔者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漫长等待,三刷经典作品的沉浸体验本应让期待值持续攀升。然而如今面对《白夜破晓》这一被指"阉割"与"降智"的续作,内心难免生出诸多遗憾与质疑。究竟是观众的期待过高,抑或是制作团队的敷衍了事,这一矛盾至今仍萦绕于心,难以定论。

若前作凭借精湛制作斩获9分高评,续作的评分似乎被压制在6至7分区间。随着剧情逐步走向癫狂,口碑或许将进一步下滑,那么究竟何时才能迎来真正让观众称道的《白夜追凶2》?也许最好的版本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等待下一部作品的诞生。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