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惊魂,很好笑?《鸳鸯楼·惊魂》惊魂度测评来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95更新:2025-09-10 00:52:53

一座被阴森气息笼罩的鸳鸯楼,一群暗藏玄机的住客,一段纠缠着阴阳界限的致命谜局。他们因一张价值不菲的寿险保单齐聚此地,却未曾料到楼宇中暗流涌动,当头七夜的诡异事件接连发生,怨灵显形、血色弥漫,这场精心策划的生死游戏最终将演变为难以逃脱的绝境困局。

2024年中式恐怖题材电影《鸳鸯楼·惊魂》在首日上映便取得亮眼成绩,猫眼平台数据显示其想看人数突破6.2万大关,以单日上座率冠军的表现登顶内地恐怖片票房榜。

作为‘今日看片员’的中戏副教授倪骏于《鸳鸯楼·惊魂》首映当天走进影院,观影前以‘恐怖片小白’自居的他对于影片的惊悚程度心存疑虑。然而观影结束后,倪教授表示影片虽具备一定的解压效果,却未能实现应有的恐怖氛围,坦言其惊悚元素表现欠佳。

本期节目,倪骏将围绕恐怖氛围营造、演员角色塑造和内核深度打造三方面对《鸳鸯楼·惊魂》进行深度解析。其中,恐怖氛围营造被指存在过度刻意的问题,部分场景通过夸张手段强行制造紧张感,与整体叙事风格产生割裂。

倪骏对电影的恐怖氛围营造仅给出了30分的评价:“其实这部电影最恐怖的莫过于这张海报了。”他指出,影片主要依赖音乐与音效来制造恐怖感,例如“纸扎人”这一经典恐怖元素因其廉价质感而显得缺乏新意。相较于经典恐怖电影《惊魂记》中通过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交替、正打与反打等多种手法展现杀人场景的惊险氛围,《鸳鸯楼·惊魂》的纸扎人一出场便直白地传递出“我要吓你了”的意图,仅通过音量与音调的简单提升制造惊悚效果,未能展现出更具深度的视听想象力。

演艺人士的角色构建——艺术表现力未达预期

在演员角色塑造方面,倪骏评价影片主创团队的平均表现获得60分的评分,其中苏小玎的表演尤为突出,斩获80分高分。苏小玎饰演的刘振中在经历被突如其来的滚烫火锅泼面后,脸部被烫伤,双眼因辛辣刺激而充血,这一突发事件成为角色崩溃的转折点,随后他逐渐陷入癫狂状态。

倪骏表示,他对这部电影的导演与编剧在功力上略显不足感到遗憾。原本期待苏小玎这个角色在精神崩溃后能有更具冲击力的剧情转折,然而最终其行为仅停留在自我毁灭的层面——选择崩溃并自杀。这种结局安排让他觉得有些可惜,认为角色潜力未能充分展现。同时,他也指出影片的内核深度打造存在明显缺失,未能达到预期的层次。

在核心内涵的挖掘方面,倪骏坦言“这部作品缺乏深层内涵”。影片叙事结构较为单薄,情节发展显得不够自然,尤其是女主角为逝去好友复仇的桥段已属常见类型。以倪妮与朱一龙主演的《消失的她》为例,李木子因赌徒丈夫何非(朱一龙饰)的阴谋而遭遇悲剧,其后续的复仇行动既包含悬疑元素,也展现了情感张力,但整体框架仍套用着类似的叙事模式。

在《鸳鸯楼·惊魂》中,赵樱子饰演的封雪晴所经历的苦难显得过于表层化:情感被渣男操控、在厕所产子的困境却遭遇监控视频外泄等情节,均呈现出刻意编造的痕迹。反派角色的恶行缺乏人物动机支撑,更多依赖于戏剧化设定,这种创作方式明显体现出网络电影的粗粝质感。

以中式恐怖为卖点的电影《鸳鸯楼·惊魂》在未上映前便大肆宣传其传统恐怖元素,但影评人倪骏观影后指出该片的中式恐怖呈现流于形式。他认为真正的中式恐怖应聚焦于心理层面的震慑,如《倩女幽魂》中兰若寺那般借由悠远低沉的氛围音与飘动的白衣构建出令人窒息的恐惧感。而《鸳鸯楼·惊魂》仅依赖纸扎人、纸钱等常见符号,以及身穿红衣的新娘形象来营造恐怖效果,这些元素早已成为观众对中式恐怖的固有意象,导致影片的恐怖张力大打折扣。

众多观众观影后纷纷表示,该片的叙事风格更接近沉浸式解谜游戏,其恐怖元素较为直接,角色表现仿佛程式化NPC,缺乏情感深度。

为此,我们采访了以中式恐怖为主题的一家线下密室体验馆。《今日影评》记者询问道:为何组织员工集体观影《鸳鸯楼·惊魂》?店长回应称,该片的叙事架构与密室主题存在相似之处,其惊吓设计可作为行业参考。然而在谈及实际收获时,店长坦言:虽有所启发,但寥寥无几。当前密室行业已形成声光电融合的沉浸式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音效系统、动态灯光效果及物理特效实现惊吓效果,而电影中的传统惊吓手法相比之下显得相对陈旧。NPC演员则表示,该电影似乎将现代悬疑情节强行套用在中式文化外壳中,导致整体氛围显得突兀难解。

恐怖的真正力量并非源于视觉冲击,而是深入心理层面的震撼。回顾中国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如《夜半歌声》《画皮》等经典恐怖片,均展现出对叙事深度的精心打磨。这些影片通过严密的剧情架构与细致的情感铺陈,构建出令人难忘的惊悚体验。因此,期待未来"中式恐怖风"的创作能进一步深耕剧本内涵,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表达,突破仅依赖意象堆砌制造恐怖效果的局限。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