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06更新:2025-09-10 01:49:30
郭敬明近日推出新剧作《云之羽》,此前曾在社交平台以“颜值狂潮,颜狗盛宴”为宣传口号,现该作品已正式与观众见面。
相较于郭敬明高调的宣传攻势,其作品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尽管此次他采用"顾晓声"这一笔名,但读者仍能从文字中辨识出其一贯的创作风格与个人印记。
有网友戏称其为《小时代5封建时代》。
在讨论《云之羽》引发的争议时,人们不禁联想到常与郭敬明被并置的韩寒。两人都曾以相似的起点进入公众视野,却似乎踏上了截然不同的轨迹。有人从草根崛起,有人自始便站于聚光灯下。韩寒出生于上海亭林镇,这个地处上海郊区的江南水乡,虽与市中心的繁华商圈相隔数十公里,但作为上海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他的成长环境始终带有这座城市独特的印记。
四川自贡出生的郭敬明始终对上海怀有强烈的向往,他在《生活在别处》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我的根仿佛深扎在上海,如同人体的迷走神经般,一旦沉浸便游离甚远。”
有人执着追求罗马,有人生而享有罗马的光环,这一差异勾勒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两人真正引发公众关注的契机,都始于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初登场时展现出天选之子的锋芒,以叛逆姿态搅动文坛。他曾在宿舍与同窗谈及:“在汉语写作领域,钱钟书首屈一指,我自诩为第三梯队。”16岁那年因未收到复赛通知错失赛事,主办方特设加试环节,以装满水的杯中置入纸团作为命题。题目的设计颇具深意,而韩寒仅用一小时便完成《杯中窥人》。文章开篇直指民族精神的深层困境,巧妙援引鲁迅笔锋与《舌华录》典故,穿插西方文化元素与拉丁文表述,洋洋洒洒的文采令评委折服。
两年之后,郭敬明投身新概念作文大赛,怀揣着为高考增添筹码的期待,他以严谨的态度精心筹备。为把握大赛方向,他深入研读往届获奖作品的文风特点,历时数月创作了七篇五千字的长文,同时购置了七本《萌芽》杂志,将报名表逐一剪裁整理。直至截稿前夕仍在积极投稿,最终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连获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在赴上海参赛的旅途中,他不仅实现了文学上的突破,更亲身领略了上海滩独特的都市风貌与繁华景象。
《三重门》作为韩寒成名后的代表作,自问世便以47万册的惊人销量斩获当年文学市场桂冠,奠定了其在青年文学领域的经典地位。
韩寒因多次学业问题留级后,毅然向学校提交退学申请。在班主任签字审批时,面对对方质疑不读书如何谋生,他坦然回应:"靠稿费啊。"这一句"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成为其最知名的宣言,随后他潇洒离校。相较之下,郭敬明自小成绩始终位列前茅,曾自信表示若更加用功,考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亦非难事。
然而他最终在高考中未能如愿考入第一志愿厦门大学,命运的转折使他意外踏入上海大学的校门。带着"国王与斗士"的笔名从四川小城来到上海滩,深深的自卑感如阴云般笼罩着他。这种自卑源于物质条件的匮乏,毕竟身边同学多为家境优渥的"有钱人"。
郭敬明始终秉持金钱至上的理念,公开坦言对财富的热衷。在谈及艺术与商业的取舍时,他明确表示更倾向于商业领域的发展。
《幻城》凭借50万册的销量,使郭敬明敏锐捕捉到青春文学市场的巨大潜力。2002年,他选择在大学三年级退学,创立"岛"工作室并担任《岛》系列杂志主编。随后,郭敬明正式成立公司,通过签约多位畅销作家构建创作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明星制造"模式培养作者——为每位签约作家配备专属编辑团队,同时精心策划商业访谈和宣传推广活动,形成完整的文学产业链。
在文学领域,郭敬明陆续推出《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爵迹》等代表作,实现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其公司年度净利润突破两千万元,签约作家群体年均图书销量达两亿册规模,郭敬明本人更是在当年三度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此后,他拓展影视创作领域,执导版《小时代》电影不仅延续了原著IP价值,更在改编创作中持续获取市场收益。
在事业巅峰阶段,郭敬明所创办的最世文化公司估值已突破十亿大关。他斥巨资购置上海汤臣一品顶级豪宅,内部布置奢华至极,不仅陈列着各类高价家具,更充斥着书中曾提及的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其挥霍程度甚至令杨幂也惊叹不已。
郭敬明似乎在现实世界中重现了《小时代》所描绘的奢靡景象,他身着定制西装,手持名牌包,置身于奢侈品环绕的“王座”之上,巡视着自己的商业版图。随着其凭借资本与人气构建起庞大的商业体系,围绕着这位作家的争议也持续冲击着这一利益格局。作家庄宇曾于2006年对《梦里花落知多少》发起抄袭诉讼,尽管法院已判定抄袭成立,郭敬明却从未公开致歉。在多次访谈中,面对抄袭指控的追问,他始终选择回避话题。
《小时代》系列电影尽管被外界视为盈利机器,四部累计票房突破20亿元,却始终饱受争议,常被诟病为传播虚荣与拜金主义的载体,甚至引发官方媒体的批评声浪。然而这些负面评价并未影响郭敬明的商业版图扩张。与此同时,韩寒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萌芽》创刊50周年时,曾任新概念作文大赛主编的赵长天曾评价韩寒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文学创作更像是业余爱好。退学后,韩寒独自前往北京,将《三重门》的版税投入赛车领域,2003年正式转型为职业赛车手。他迅速在中国赛车界崭露头角,成为首位同时斩获场地赛与拉力赛年度总冠军的选手,这一成就仅仅是其赛车生涯众多荣誉中的一个。
赛车运动往往伴随着高昂的代价,但韩寒始终以纯粹的热爱驱动前行。有传闻称,这位车手在获奖后会采购一整袋iPhone5作为礼物,以此犒赏背后的赛车维修团队。正是这种对速度的执着,使他不仅在赛车领域崭露头角,更在文学创作中开辟出独特天地。2008年时,其个人博客已吸引超过五亿次访问量,展现出强大的公众影响力。他持续关注三聚氰胺等社会热点议题,同时与余秋雨、陈凯歌、高晓松等知名人士展开文字交锋。网络上曾流传一篇热议帖,标题直指公众对韩寒社会地位的想象:"要是敢一人一票选举,市长会是韩寒么?"
在那个阶段,韩寒开始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拓展。他创办的《独唱团》杂志汇聚了罗永浩、周云蓬、石康等知名作家,但该刊仅发行一期便遗憾停刊。随后推出的"one一个"APP则顺应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以"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为宣传主张,首创每字两元的高稿酬制度,为新生代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
在面对关于创作真实性质疑时,韩寒与郭敬明的应对态度形成鲜明对比。2012年,当有人质疑其作品为"代笔"时,韩寒不仅公开声明作品均为亲自创作,更提出2000万元悬赏令,邀请公众验证其真实性。相较于郭敬明相对低调的处理方式,韩寒选择通过展示原始创作手稿,以实际行动回应外界质疑。
两位创作者各自占据着文学与商业领域的巅峰,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妙距离。韩寒对所有人毫不留情,甚至对郭敬明也直言不讳,曾公开评价其作品:“他的作品更像是为特定群体量身打造的。”
在文学与影视领域,郭敬明曾公开表示:“我除了钱比他少,其他方面都比他强。”他对韩寒的评价也颇具争议,认为如果全国13亿人都是韩寒,将难以维持社会多样性,直言:“每个作家都变成韩寒那样,是不会好的。”同时,他也不认同韩寒的自恃态度,曾调侃道:“我公司任何一个新人出版的书籍销量都能突破20万册,这远超韩寒杂文的表现。”尽管两人均涉足导演领域,但发展路径截然不同。郭敬明来自四川,其执导的《小时代》呈现了一场上海都市的浮华幻梦,剧中角色身着名牌,游走于繁华街区与荒诞情爱之间。而韩寒则以亭林镇为创作根基,专注刻画小镇青年的生活图景与心理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郭敬明以毕生精力追逐名利场的浮华,而韩寒则始终执着于精神世界的回归。这种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似乎为两人后续的发展道路埋下了隐喻的种子。郭敬明在追求艺术精致化与商业回报率的过程中,逐渐暴露了其创作模式的局限性。他打造的《爵迹》系列曾豪掷10亿元票房目标,却最终亏损近2亿元;第二部作品因多重原因持续搁置,最终更名为《冷血狂宴》转战网络平台播出。由其原著改编的《晴雅集》更是上映数日便遭下架,接连推出的影视项目不断遭遇市场冷遇,形成鲜明的反差。
郭敬明曾引以为傲的《最小说》系列作品销量出现大幅下降,导致年亏损高达千万级。2018年12月,《最小说》系列杂志正式停刊,随后郭敬明旗下多家企业亦相继完成注销程序。
韩寒在影视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创作实力。其首部电影《后会无期》在非贺岁春节档期便创下5亿票房纪录,仅投入5000万元制作成本,最终收获6.28亿元票房。随后推出的《飞驰人生》等作品累计票房突破33亿元大关。相较之下,曾与"ONE·一个"相似的其他文化产品大多已退出市场,唯有"ONE·一个"持续发展至今。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取得的成就各异,韩寒与郭敬明两位创作者都经历了显著转变。2020年岁末,坚持15年的郭敬明终于向庄羽公开致歉,承认此前作品存在抄袭行为。
在真人秀节目《演员请就位》中,他以导演理论家的身份亮相,与李成儒等资深导演展开激烈交锋,并抛出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尊重它的存在。'
近期,曾引发广泛争议的《小时代》意外掀起二次热浪,年轻群体热衷于拆解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借由这些文化符号在社交媒体上重构与十年前的时空对话。
每年的8月18日,粉丝们依然会为《小时代》中的人气偶像顾里举办生日庆祝活动。
韩寒所代表的博客时代已逐渐落幕,当代网络生态中,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凭借去中心化算法主导了时代的潮流。曾经以犀利文风闻名的韩寒,如今在言论表达上呈现出更为圆滑的姿态。在《后会无期》上映期间,他曾坦言电影筹拍过程中的资金困境,自嘲式表达"卖身不卖艺"的创作困境;而《飞驰人生》问世后,他则提出"真正的创作者从诞生之初就要具备商业思维"的观点。这种转变在近年来愈发明显,韩寒甚至公开谈及"退学是一次失败的选择",展现出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思考维度。
在一次专访中,当记者询问韩寒对电影《小时代》的评价时,他回应道:“远非外界描述的那么糟糕。”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出发,韩寒与郭敬明各自引领着不同的创作浪潮,却共同承载着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两人拥有相似的起点,随着时代变迁走向分野,最终却呈现出愈发趋同的创作轨迹。或许正因如此,才更值得期待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为青春岁月写下令人动容的终章。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