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29更新:2025-09-10 02:54:09
魏书钧在谈及《永安镇故事集》时坦言:‘我并未为这部作品撰写过类似的文字,因其本质就是一个意外……’这场意外披着混不吝、轻飘飘、嬉笑怒骂的外衣,将足以震颤心灵的强大力量蕴藏其中。如今它已成册,静候观众品读——既犀利又不失温度,蕴含着无法掩饰的诚挚力量。正如巴赞曾评价《沉默的世界》时所言:‘展现海的深度,而非单纯描述。这就是电影的本质。’
在影片《永安镇故事集》中,导演魏书钧通过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场景向演员陈晨阐释创作理念:当石头落入水中激起的污水转瞬消散,恰似小镇故事应捕捉"生活的涟漪"。影片开场即以电影剧组抵达永安镇为叙事支点,通过虚构的影视制作过程构建出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模糊时间框架。导演刻意采用经典三幕式架构,同时游走于电影拍摄的内外部维度,为此特别设置了一位全程记录拍摄过程的纪录片摄影师。全片被划分为三个章节——"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与"冥王星时刻",分别以小顾、陈晨以及导演与编剧群体为核心叙事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魏书钧曾在《野马分鬃》中否认存在明确的元电影叙事,但《永安镇故事集》仍延续了这种创作惯性,三组人物精准对应着影视艺术的三大相关群体:电影外部的观众、电影内部的演员,以及参与创作的编导人员。
第一单元“独自等待”以一种静谧的笔触描绘了永安小镇被电影剧组深夜进驻后的生活图景。作为镇上餐馆的经营者,小顾需独自应对日常琐务:从采购食材到与商贩议价,从照顾年幼的哺乳婴儿到处理店铺事务,这些重复而琐碎的庸常场景构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在湖南方言的呢喃中,她既是这些平凡日常的亲历者,也是唯一以旁观者视角凝视生活多棱镜的主体。
剧组正在筹备拍摄一个关于小镇小店老板娘逃离平凡生活的剧本,然而因主演迟迟未能到位,临时寻找合适的替代者陷入困境。当编导明确表示"必须找一位能流利说湖南话的女演员"时,小顾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或许就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角色。在反复尝试不同造型的过程中,她逐渐感受到即将成为聚光灯下璀璨明星的悸动,这仿佛是每个普通人内心深处渴望绽放的童话——就像那只坚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的丑小鸭。深夜对镜独舞的时刻,红框墨镜与《重庆森林》中林青霞塑造的冷艳女杀手形象产生奇妙共鸣,美甲店的玻璃窗蒙着雾气,折射出无数个在现实与梦想间徘徊的"小顾"。
小顾从丈夫口中得知公婆主张对餐馆进行全面翻新,她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心中早有预判——那些曾以为无法改变的现实,或许正悄然被新的可能性取代。然而,当女主角顺利加入剧组的消息传来,预示着整个团队将掀起轩然大波,唯有小顾的生活在这一刻骤然沉入低谷。永安镇素以鱼类料理闻名,鱼肉是镇上最具代表性的风味,而单元结尾处重现的杀鱼场景,恰似一声无声的叹息,揭示着小顾与这片土地之间那层难以割舍的羁绊,也映照出她无法挣脱的宿命。
第二单元“看上去很美”的标题本身就暗含深意,通过外在表象与内在实质的对比,构建出一个二元对立的观察视角。影片以陈晨这位曾在永安镇长大的女演员重返小镇为主线,在她与导演、制片人的对话中揭示了影片的深层动机——陈晨推荐小镇作为取景地,实则是源于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联结。二十年后,当这位如今风光无限的明星再度踏足故土,最为直观的体悟便是:故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蜕变已无所不在,仿佛连空气都浸染着变化的痕迹。面对昔日友人与同窗的羡慕目光,陈晨反复强调的那句“演员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演员的生活只是看起来光鲜”不仅成为本单元的核心隐喻,更映射出更宏大的社会图景。正在推进东湖旅游开发的商人,将小镇居民对休闲方式的转变视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生活“复兴”的表征,这种对变化的解读恰恰佐证了影片的主旨——当人们无法真正理解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迁时,选择用表象来解释现实往往是一种思维惯性。
在新旧交替与远近变迁的交汇处,曾经的同窗好友如今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境遇。陈晨试图重建与永安镇的联系,却意外唤醒了当年离乡的伤痛记忆。她与剧中老板娘离镇选择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呼应——二十余年前背井离乡的陈晨,被视作为追逐财富而背弃故土的异类,而今面对故土的疏离,却发现一道无形的高墙已然竖立,它既无法被肉眼察觉,也难以用双手拆除,却始终横亘在她与永安镇之间。
与旧日恋人陈宏的重逢,为陈晨带来一缕难掩的甜蜜。现实却无法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再次唤醒,命运交错的轨迹早已将残存的旧梦碾成碎片。"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唯有在歌词中才能找到那份令人信服的永恒。借车窗凝结的雾气,陈晨擦拭出的眼眸,或许正是她试图窥探夜色中纠缠往事的徒劳——唯有泪痕留存。
第三单元“冥王星时刻”的命名显然借用了第六代导演章明同名作品的意象——冥王星永恒的灰蓝色天幕中,昼夜界限被彻底消解,呈现出某种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暧昧状态。芥川龙之介曾言“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而他似乎将这种生命中的“天色”剖析殆尽。在创作与生存的双重夹缝中,坚韧的背面或许正暗藏着妥协的阴影,人“非要在壮烈的生活与苟且的生活中选择一条路不可”。这种生存困境恰好映射在永安镇的剧组中:导演的上部作品被批评为文化缺失,编剧正陷入创作瓶颈,主演陈晨亦在刚解约后急需寻找能证明自身价值的好剧本——三者共同构成了某种存在主义意义上的“冥王星时刻”,在永恒的灰暗中寻找微弱的光亮。
在《永安镇故事集》第三单元中,导演与编剧作为核心创作者,围绕影片创作理念展开的争论再次将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的两种创作路径——写实主义与造型艺术/戏剧表现——推向焦点。编剧康春雷在访谈中坦言,片中两位创作者的理念分歧实质映射了他与导演魏书钧在拍摄过程中的真实碰撞:相较于魏书钧对生活本质的写实取向,康春雷更倾向于构建一个脱离日常逻辑的虚构叙事框架。这种对现实的诠释视角形成鲜明对比——一方认为生活中的行动往往隐含于表象,诸如暗恋等情感状态通常不会产生实质性转变;另一方则主张主动干预现实,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推动偶然与巧合的发生。影片最终呈现的平衡策略恰在于未偏向任何一端,而是采取中间立场:既以「永安镇是否存在女性意识觉醒」的设问引发思考,又以「老板娘」身份的被动逃离与挣扎作为回应;同时借助韦斯·安德森式的对称构图,以形式化的影像语言呈现矛盾冲突的全景式展开。
第三单元的另一亮点在于魏书钧对电影行业生态与自身经历的深刻解剖。他通过将导演角色与嘻哈音乐产生关联,既是对个人早年说唱经历的呼应,也是对电影圈层文化的一种戏谑表达。针对行业内的诸多乱象,如资本方随意增减戏份与演员、泛滥的程式化文艺片模仿"地球最后夜晚体"、过度解构剧情又刻意迎合的影评人群体,魏书钧以犀利笔触进行批判。他通过反问"获奖作品就不存在烂片?"等锋芒毕露的表述,以及用古琴演绎《波斯猫》等颇具巧思的创作,揭示了某些影评人虚伪附庸的实质,对这种文化现象予以辛辣讽刺。
魏书钧曾明确表达对怀旧主义与感伤主义情感操控的否定,但《永安镇故事集》在经历其解构过程后,仍保留了令人动容的温情时刻。第三单元中,导演与编剧在开机前夜激烈争执的场景里,马拉多纳的离世所引发的剧烈历史断裂,却意外创造了一个具有中断性效用的时刻——当《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旋律响起,两位立场迥异的创作者终于达成和解。次日清晨,剧组被迫重启拍摄,生活的轨迹重新被按下快进键,那些曾激烈碰撞或暗流涌动的情感,在喧嚣中归于平静,最终回归到表面的和谐与日常。
“故事集”这一概念不仅指向《永安镇故事集》中三个发生在永安镇的独立故事,更通过影片的视觉语言得以呈现。在画面美学上,创作者刻意采用对称构图,辅以大量90度正侧机位、与人物视线平齐的固定机位,以及平摇镜头与大景别放大变焦的组合,使整体画面呈现出类似多格连环画的叙事节奏,这种处理方式可视为对“影像故事集”形式的明确探索。从创作脉络来看,魏书钧通过连续三部长片《延边少年》《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逐步构建起其作者审美的完整体系:在《野马分鬃》中通过提及洪尚秀,于《永安镇故事集》中以致敬金敏喜的方式,以及第二单元对张艺谋《有话好好说》中“安红我想你”台词的戏仿,第三单元中导演与编剧角色对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的引用与辩论,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共同构成了影片的自我指涉性。而三部作品分别对应“电影是什么样子”、“人是什么样子”、“电影人是什么样子”的核心命题,最终编织出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大布局”。
在导演与编剧之间激烈碰撞的语境下,唯有最赤诚的创作者才敢于袒露自我。魏书钧以这记直指核心的"飞踹",能否真正掀起行业波澜?或许正如片中台词所言:永安镇从不发生任何事,电影界也未必会因此改变。影片结尾的黑屏致敬,恰似一场既残酷又荒诞的仪式——在历经120分钟的挣扎与自我剖析后,这则向电影从业者发出的致敬信号,似乎暗含着某种时代性的隐喻。坦率而言,我仍怀抱着期待,相信这份真诚能够穿透表象。即便开篇对棺木的讨论为整部作品蒙上宿命色彩,就像侯麦曾面对电影手册派对其立场的质疑时回应:"群体审美常遮蔽个体感知,人们不得不为某些并不真正认同的事物辩护……但最终,团队成员的审美倾向始终存在着深层共鸣——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真诚。"谨以此片致敬魏书钧及所有电影人,《永安镇故事集》的出现为华语电影注入了珍贵的养分。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