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79更新:2025-09-10 09:15:22
在去年国庆档期,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凭借宏大的历史场景还原与细腻真挚的情感刻画,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成功,先后斩获多项荣誉。其续作《志愿军:存亡之战》于9月30日上映,以强劲的票房表现登顶冠军榜单。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核心叙事,这场被称作存亡之战的战役究竟为何具有如此战略意义?军事评论员魏东旭指出,铁原阻击战作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在于对整个战局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持续13天的防御作战中,以顽强意志抵御美军4个师的连续进攻,累计击毙和重创敌军超过15,000人,成功完成既定阻击任务。此次战役有效遏制了联合国军企图通过快速占领铁原地区、摧毁志愿军后方战略基地及交通线路的军事计划。
《志愿军》系列作品以时间顺序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历史进程。首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着重探讨了这场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与正义性,美军战机对中朝边境的持续轰炸造成农田里的百姓流离失所;与此同时,国际外交舞台上也展开着复杂而激烈的博弈,形成旷日持久的战略对峙。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后,通过卓越的军事表现彰显了其强大的战斗力,使敌方深刻认识到中国军民不可被轻易欺辱的坚定立场。魏东旭说。
在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朱一龙饰演的英雄连长李想发出铿锵誓言——绝不后退半步。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军指挥官由李奇微接任。这位新任将领对志愿军的作战体系与战术特点有着深入研究。面对志愿军的攻势,美军实施了著名的磁性战术——通过主动后撤诱使志愿军持续进攻,待其弹药与补给消耗至临界点后,再发动猛烈反攻。从战局地图可以看出,若铁原地区失守,美军可能借此形成战略包围态势,对志愿军主力构成重大威胁。
当时,敌方成立了一支专门的特遣部队,通过整合大量摩托化步兵、装甲部队及炮兵力量,构建起具备高度机动性与强大火力的地面突击体系。在空军的支援掩护下,该部队得以迅速向前线发起进攻。
倘若美军成功突破志愿军防线,我方作战部队可能陷入被追击的被动局面,甚至面临被侧翼包围的风险,其进攻势头亦可能直逼平壤。因此,第63军在铁原实施的阻击作战便成为决定性战略支点。
从客观角度分析,铁原阻击战期间志愿军在兵员规模与火力配置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敌军投入兵力超过四万,而我方仅有两万多人的守备力量;在火炮数量上,我军仅能维持敌军的十分之一,且面对敌方配备的坦克、战机等现代化装备,整体防御体系存在较大差距。
1951年5月28日,美军对志愿军第63军189师的前沿阵地实施了密集的炮火覆盖,单小时内的炮弹投放量高达四千吨。然而敌人低估了志愿军的战斗意志,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该师不仅成功捍卫了铁原防线,更主动捕捉战机,在有利时机发起反击行动。
在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依托丰富的实战经验,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策略掌握了战场主导权,实现了战术优势。陈飞宇饰演的孙醒指挥小队成功开辟地下通道,有效隐藏行踪,规避敌方火力覆盖与侦察,通过精准打击敌方防御薄弱区域,彰显了我军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战术智慧。
在与比利时营的交锋中,浓雾天气为志愿军实施‘稻草人’战术提供了有利条件。战士们通过模拟声响在正面虚张声势,成功吸引敌方火力,同时借助地形优势悄然穿插迂回,选择敌军未预料的侧翼发起突袭。导演陈凯歌在《志愿军:存亡之战》角色特辑中强调:“相较于前作,本片更着重展现战争中的人性光辉。”贯穿《志愿军:雄兵出击》与《志愿军:存亡之战》两部作品,陈凯歌以多重视角刻画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群像,既呈现战略决策层面的运筹帷幄,也聚焦战场前沿的浴血奋战。片中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作为特殊角色,负责记录每位战士的牺牲信息,包括所属部队编号、参战历程及牺牲具体坐标等细节。
魏东旭指出,《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塑造鲜活的英雄形象,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普通家庭的集体命运。影片中父亲、兄长、姐妹等角色在面对残酷战场时呈现出迥异的生存状态,这种差异源于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有机融合。作品巧妙地将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交织,当战火的洗礼下短暂的团聚随时可能破碎,战士们却以共同的信仰将精神纽带越拉越是紧密——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与鲜血铸就的身躯,在至暗时刻迸发出守护新生中国的磅礴力量。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