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7更新:2025-09-10 09:31:43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已在全国正式上映,目前正开展全国路演活动。影片聚焦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最新发布的"以智破敌"预告片中,2.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少敌众,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殊死较量。其中63军运用灵活战术,通过智慧与敌军鏖战12昼夜,圆满完成了坚守阵地的艰巨任务。电影首站路演在南京启动,现场观众反响热烈,主创团队与影迷深入交流创作历程,共同追忆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岁月。
为真实还原抗美援朝战争场景,该剧组在制作层面投入大量精力。服装组集结近100名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约5万斤志愿军军服,依据剧情发展对每件军服实施分级做旧处理,单件做旧需经历七八道工序。道具部门更是动员170余人参与,搭建包含4个仓库在内的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米的道具体系,累计陈列超过10万件历史道具。影片中出现的宣传机话筒、63军标识的水壶等细节道具,均源自主创团队从网络平台精心搜集的'古董'物件,甚至曾因拍摄需求临时清空多个平台的旧物库存。
为真实还原铁原阻击战,主创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影片精心搭建与处理的拍摄场地达20余处,总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其中铁原战场占地20万平方米,成为最大规模的实景还原。作为典型防御战,战场内战壕与工事类型超过14种,呈现了复杂立体的作战环境。影片中63军188师挖掘战壕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2000余名群演参与拍摄,生动再现志愿军战士争分夺秒、齐心协力的战斗姿态。
电影制作团队还打造了21辆坦克模型,其中逾10辆配备真实动力系统。当这些钢铁战车驶向铁原战场时,不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更直观展现了63军在敌我火力悬殊形势下坚守阵地的艰难处境。战争场景中,人物群像的刻画催人泪下,通过细节呈现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影响。
导演陈凯歌曾透露,相较于前作,本片更着重个体情感的细腻表达。李家三口的亲情羁绊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情感线索,李想(朱一龙饰)作为战士、兄长与儿子的多重身份,使其在战火中对家庭的牵挂转化为不屈的战斗意志。而李默尹(辛柏青饰)对子女截然不同的态度,则塑造出更具层次感的军人形象,战场上的含蓄表达更显父爱深沉。
在李晓眼中,"人在哪,家就在哪"成为信念的写照。肩负寻亲使命的她,在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逐步领悟父兄坚守的信念,自身也蜕变为真正的战士。家人初赴战场时流露的隔阂与困惑,经铁原战役的淬炼后凝结成殊死同心的羁绊。一把钥匙、一块糖,既是她与家人的情感纽带,也映照出万千志愿军战士对家国深情的寄托。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饰)在战前以数据质疑战争的正当性,却在朝鲜的硝烟中找到了答案——深入战壕倾听战士心声,将武器改良方向与精神力量凝结于战场实录。孙醒(陈飞宇饰)经历松骨峰战役后陷入记忆的迷雾,幸得战友扶持重拾过往,最终选择加入63军守护铁原,延续牺牲战友未竟的使命。影片中诸多细节令人动容:彭德怀(王砚辉饰)为李默尹递上糖果的温情瞬间;赵安南(肖央饰)在战火中沉淀出的沉稳睿智;杨三弟(张宥浩饰)直面生死考验的毅然决然;张孝恒(欧豪饰)誓死守护吴本正的执着信念……每个角色的情感轨迹都鲜活独特,共同构筑起震撼人心的战争群像,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言:"当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交汇时,方能迸发改天换地的力量。"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志愿军:存亡之战》将叙事焦点置于第三次至第五次战役期间,特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志愿军各主力部队开始向北转移休整,铁原因其作为南北朝鲜战略纽带的地理位置,成为保障物资运输、牵制敌军行动的关键节点。为应对“联合国军”的反扑攻势,63军临危受命负责铁原防御,面对敌军4个师近5万兵力的压境,以及其占优的机械化装备和火力密度,志愿军以仅2.5万兵力展开殊死抵抗。影片通过战术细节展现了这一历史场景:面对敌方坦克集群,63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将其引入预设的战壕区域后,以预先布置的炸药与汽油桶实施精准打击;189师则将兵力分散为多个灵活作战单元,如钢钉般嵌入防线,有效扰乱敌军进攻节奏;此外,志愿军还运用了暗夜突袭、战术性撤退等策略,成功扰乱了“联合国军”的作战部署。
第63军凭借精准的战术部署有效遏制了敌军攻势,在铁原地区构建起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为后方数十万志愿军主力部队的战术调整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机。这场持续数周的血火较量不仅粉碎了"联合国军"歼灭志愿军精锐的图谋,更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局势转折的关键节点。随着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战争进程加快进入和谈阶段,这场战役也因此被后人誉为"存亡之战"。
1951年的铁原战场,面对被切断的后勤补给线和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志愿军战士在战壕中展开殊死搏斗。这种不畏强敌、坚守阵地的英勇精神,不仅令"联合国军"震撼不已,更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在之后的国际发展进程中,每当遭遇技术封锁与外部压力,中国始终以同样的坚定意志突破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精神传承至今。
值此国庆佳节,《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银幕重现那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岁月。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三篇章,影片以全景视角讲述抗美援朝历史,从战略决策到战争收尾,多维度呈现这场立国之战的完整脉络。导演陈凯歌在创作过程中反复强调:"当研究志愿军历史时,最令我痛心的是这段记忆可能被遗忘。正是这种担忧,促使我创作三部曲,用影像传承志愿军精神。"
在《志愿军:存亡之战》首映礼现场,导演陈凯歌再度落泪感慨:"我始终无法抗拒志愿军战士们所展现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面容时常浮现脑海,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今日国家的和平基石。"27日首映活动中,92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蒋昭瑜奶奶动情表示:"影片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看见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与牺牲的同志。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薪火相传。"作为彭德怀元帅的侄外孙女、彭钢将军之女的袁方则评价:"影片以高度还原的叙事手法,生动诠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真实,其震撼力足以激发当代人传承奋斗精神的使命感。"
南京路演现场,观众纷纷表达对影片的震撼:“早在观看预告片时,便预料到影片中将出现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但实际观影过程中仍令人震撼不已。每个场景都充满紧张与激烈,细节中透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光辉与伟大,他们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坚守信念、展现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另一位观众则表示:“影片中所展现的信仰力量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人自古便崇尚大义精神。面对重大抉择时,个人生命置于身后,这种为国牺牲、为后人拼搏的精神,正是当代年轻人最需要汲取的养分。”演员朱一龙坦言:“能够参与此片感到无比荣幸。那一代人历经艰辛,只为换取后辈的幸福生活。拍摄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世人铭记他们的付出。当影片落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我们会多一份坚韧与勇气。”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70多年,铁原战场上的硝烟也随时间消散,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勇毅奋进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