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档票房超百亿,新导演们凭什么挑大梁?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56更新:2025-09-10 22:03:08

2024年暑期档即将收官,累计票房突破百亿的市场中涌现出多部优质影片,其中不乏新锐导演的亮眼表现。根据行业普遍标准,执导院线长片数量少于三部的创作者可被定义为新人导演。近期待映的影片中,共有六部出自新导演之手,包括大慶的《逆行》、張裕笛的《倒倉》、金雄豪的《仙女鳥飛過的夏天》、卡先加的《光之子》、蔡杰的《人海同游》以及龍凌云的《何處生長》。回顾暑期档表现,柯汶利执导的《默殺》上映三天即突破十亿票房,累计七次实现票房逆跌,成为推动档期热度的主力;陈健喜与李佳锴联合执导的《白蛇:浮生》则在七夕档期以近三亿票房领跑,持续维持市场热度;此外,馬浴柯的《重生》、李陽的《從21 century 安全撤离》等作品也在口碑与票房上获得良好反馈,其中后者更斩获豆瓣7.6的高分评价。

2024年的暑期档因新一批导演的加入注定与众不同。在类型化已然成为国内商业电影创作主流的背景下,这些新生代创作者正通过差异化尝试重塑市场格局。贾玲、黄渤、路阳、韩延等导演的代表作均以类型元素作为立足点,展现出新导演踏入主流市场的重要一步。不同题材类型对应着迥异的观众期待,而新导演需在有限时间内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联结。因此,鲜明的类型化表达不仅有助于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更能为作品营造独特的市场记忆点。从目前公布的宣传素材来看,待映新片《逆鳞》通过黑帮犯罪题材与喜剧演员沈腾的跨界组合,形成强烈的类型反差;《倒仓》则在传统戏曲题材中注入青春元素,打破了受众单一的固有印象。

此前上映的《默杀》与《从21世纪安全撤离》更具代表性。导演柯汶利凭借《误杀》获得广泛关注,这种创作成就本身便成为影片的重要吸引力。观众在观影前自然会将悬疑犯罪元素与《默杀》产生联想,而影片在满足市场期待的同时,更通过细腻的叙事深化了角色的痛苦体验并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正是依托类型美学的助力,导演对校园霸凌等社会议题的深刻探讨才得以突破常规,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共鸣。

李阳执导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在暑期档电影中独树一帜,其青春题材的叙事框架下融合了极具特色的中二风格漫画元素与充满想象力的蒙太奇片段,为传统怀旧青春题材注入了新颖的表现形式。当影片中突然出现'播映设备出现问题'的字幕时,现场观众不禁发出'电影还能这么拍'的惊叹,这种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法成为影片最具话题性的亮点。

在暑期档这一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类型化创作已成为新导演突破重围的关键途径。尽管面临商业化的压力,年轻导演们依旧保持着对创意的执着追求。在遵循类型化框架的创作过程中,他们持续探索影像表达的新可能。以陈健喜与李佳锴执导的《白蛇:浮生》为例,影片摒弃传统神话动画中常见的战斗场景,转而聚焦日常生活中的细腻刻画,赋予作品独特的古典美学。李佳锴表示,传统神话动画多依赖宏大的法术特效与激烈战斗吸引眼球,而他们选择通过描绘白蛇与许仙的市井生活片段,传递更细腻的情感共鸣。

作为同属神话题材的动画作品,《伞少女》与《落凡尘》均由新生代导演打造,二者在影像语言上均展现出独特的探索精神。《伞少女》采用二维动画技术,突破传统市场惯例,通过细腻的绘画工艺诠释"物灵"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诗意画风有机融合;而《落凡尘》则在视觉呈现上实现二维与三维技术的平衡,巧妙运用"丝线"意象,令这一传统元素深度渗透于叙事情感与视觉奇观之中。这两部作品共同标志着国风动画在影像表达层面的创新突破。

与主流影视作品的风格演变形成鲜明对比,新生代导演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世界。李阳通过看似癫狂的表达方式,将自我意识映射至银幕,构建多重影像人格,实则是对青春本质的深度剖析。而温仕培则侧重于捕捉影像中的情感脉动,其前作《热带往事》突破传统犯罪题材,聚焦朦胧情欲的叙事;新作《负负得正》更进一步,在爱情叙事之外,呈现当代都市人群情感疏离的生存图景。

今年的暑期档中,新导演们虽表面依托类型片框架,实则展现出突破界限、颠覆传统的创新魄力。当这些充满活力的创作者踏入竞争激烈的院线市场,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票房压力,更是对行业规则的重构。这些导演的背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部分人拥有影视行业的跨界经验。例如,《逆鳞》导演大庆自90年代起便涉足制片领域;《重生》导演马浴柯在执导《怒潮》前曾是职业演员;《校园神探》导演于飞同样以演员身份出道,曾担任《边境风云》制片人,此后专注儿童题材电影编剧创作。另有部分导演从短片领域转型长片制作,如《人海同游》导演蔡杰,此前作品均为30分钟以内的短片;《何处生长》导演龙凌云作为海外留学者,拥有丰富的短片制作经验。此次暑期档的尝试标志着他们导演生涯的重要转折。此外,还有一类导演是从网络平台转向传统院线的新兴力量,如《来福大酒店》导演刘博文,其此前三部现实题材作品均为网络电影。

跨界转型表面上看似是重新出发的机会,然而在日趋理性的资本方与市场环境中,前两部作品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院线导演的职业发展轨迹。当大银幕成为新生代导演的执念时,票房数据便成为衡量其创作能力的重要标尺。整体而言,今年暑期档新导演作品的市场表现依然值得肯定。截至目前,《逆鳞》的想看人数已突破9万,《倒仓》则维持在6.4万左右,这两组数据在暑期档后半程仍属亮眼表现。其中票房表现尤为突出的包括前期的《默杀》、中期的系列动画IP《白蛇:浮生》以及《从21世纪安全撤离》。若将这三部影片计入统计,新导演作品已占据了暑期档整体票房的近20%市场份额。

新导演群体的崛起可追溯至2015年暑期档。彼时《捉妖记》(许诚毅)、《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田晓鹏)、《煎饼侠》(大鹏)三部作品便斩获了档期票房的三成。此后暑期档持续涌现新人新作,如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黄渤参与的《一出好戏》、饺子打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刘江江的《人生大事》、崔睿与刘翔合作的《消失的她》,以及王宝强主演的《八角笼中》等,均在市场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暑期档长期被视为新导演实现票房突破的关键窗口。这一档期凭借其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为新人佳作提供了充足的口碑积累空间,同时多元化的观众群体也拓展了创作者的表达边界。因此,近年来涌现出多位在该档期表现亮眼的新导演,他们的作品不断刷新行业对新人创作的期待。然而,新人导演普遍面临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难以平衡的困境。要实现口碑与市场双赢,不仅依赖导演的个人才华,更需要具备专业把控能力与市场洞察力的资深从业者提供系统性支持。诸如申奥导演早期作品《受益人》与《孤注一掷》均由宁浩担任唯一监制,而《消失的她》在剧本打磨、制作统筹到宣发策略上均有陈思诚深度介入。当前《白蛇:浮生》同样延续了这一模式,于洲作为监制在故事架构、视觉呈现及新人发掘方面的专业把控,既确保了系列IP的创作延续性,又为影片注入了创新元素。

在新生代导演群体持续演变的进程中,各类型片的突破性尝试不断涌现。宁浩与徐峥曾以独特的喜剧美学引领行业,而陈思诚的"唐探"系列与徐磊的《平原上的夏洛克》则开创了悬疑与喜剧融合的新类型模式;郭帆通过《流浪地球》掀起中国科幻电影热潮后,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在同质化的科幻作品中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当青春爱情片陷入怀旧叙事与伤痛表达的窠臼时,《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倒仓》等作品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题材探索,为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这些突破性尝试的背后,是一代代新生代导演的持续探索与创新。

新导演的出现应当成为推动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创新思维为影视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开辟新的创作方向。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伴随探索风险,但行业评价体系不应过度依赖票房数据。对于具有突破性尝试的新人导演,更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机制,给予创作空间与市场耐心。随着暑期档的临近尾声,新导演们的创作前景令人期待!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