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蒸发近3亿票房,上座率暴跌,《抓娃娃》熄火暑期档还能靠谁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12更新:2025-09-11 06:26:20

《抓娃娃》在暑期档仅上映两天便损失近3亿票房,上座率骤降至个位数,影片热度迅速消退。面对如此惨淡的票房表现,观众与市场都在追问:在这一暑期档中,究竟还有哪些作品能够扛起票房大旗?

本应火热的暑期档票房再次遭遇冷遇,7月22日作为本周首个工作日,大盘收盘仅达1.49亿元,环比上周均值2亿元的票房表现,降幅明显。

暑期档过后,观众似乎又回到了平淡的观影节奏。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救市影片《抓娃娃》在上映首周便显露出票房疲软的迹象。数据显示,该片总票房预测在上映仅两天便缩水近3亿元,从37亿降至34亿。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首日票房突破2亿元,次日便回落至不足1亿元,票房下滑趋势相当显著。

相比之下,上座率在两天时间内从两位数骤降至个位数,创下自上映以来的最低上座率记录。尽管排片量有所增加,但票房持续下滑,迫使电影院不得不将所有资源集中于《抓娃娃》这一影片。

在当前暑期档影片中,《抓娃娃》凭借稳健的票房表现和良好口碑成为唯一持续走高的黑马。该片自上映以来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仅用7天便实现16亿票房突破,然而近期其票房增长势头却出现明显放缓,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初期《抓娃娃》凭借高排片量迅速攫取票房红利,但这种单一依赖模式终将陷入瓶颈。当院线资源过度倾斜至该片,其他影片便难以获得应有的曝光机会,导致市场同质化严重。即便《抓娃娃》本身具备较高观赏性,观众的审美疲劳仍不可避免,这使得暑期档亟需更多具备现象级影响力的优质作品。目前该片主要吸引的是单次观影群体,喜剧类型天然缺乏重复消费的属性,且尚未达到让观众产生二刷甚至N刷意愿的经典层次,因此仅凭其维持的热闹场面难以形成长效繁荣。

《抓娃娃》的口碑出现明显波动。影片在点映阶段便获得7.5分的评价,但上映一周后评分骤降至7.4分,这一变化或许正是口碑下滑的体现。部分观众对剧情中富人刻意扮演穷人、以贫困方式养育孩子的设定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叙事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冒犯。有人质疑,若富家子弟的童年经历被刻意贫困化,是否真的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主人公马继业的视角来看,这种被持续欺骗的教育方式更令人感到压抑,长期处于虚假贫困环境下的成长经历,是否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影片对穷养教育的推崇,是否隐含着将贫困视为必要磨炼的偏颇价值观?

当故事聚焦于普通人在逆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命运逆转时,往往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部分观众指出,该剧情与《楚门的世界》存在相似之处,但缺乏对原作的深度挖掘。为了增强趣味性而牺牲了对核心议题的探讨,使得作品在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层面显得较为薄弱。

《抓娃娃》虽然未能跻身经典之作的行列,但凭借其轻松幽默的喜剧特质,成功为观众提供了暂时忘却烦恼、无需深思的纯粹娱乐体验。这种直击大众心理的创作策略,不仅解释了影片票房持续走高的现象,更在市场低迷时发挥了一定的提振作用。毕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更渴望通过笑声获得片刻的释放与慰藉。

《抓娃娃》暑期档热度逐渐消退,7月第三周票房表现乏力。随着该片走势下行,市场开始关注暑期档后续的票房接棒者。从即将上映的影片中,《异人之下》与正在点映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凭借较高的期待值和想看人数,成为最具潜力的后继主力。这两部作品或将在票房低迷时重新激活暑期档市场。

然而,仅凭这两部影片,7月下旬的票房能否重回高峰仍存疑。值得庆幸的是,8月将有陈思诚的《解密》、朱一龙的《负负得正》以及国漫《白蛇:浮生》等影片上映,暑期档票房或将因此获得有力支撑。期待今年暑期档能够重现《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及《孤注一掷》等现象级作品激烈角逐的盛况,让票房不再低迷。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