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10更新:2025-09-08 03:47:28
《哪吒2》的热度尚未消退,而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想飞的女孩》及周冬雨刘昊然主演的《平原上的火焰》却遭遇口碑滑坡,致使票房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小众影片《还有明天》《初步举证》凭借口碑逆袭,斩获超出预期的票房成绩。《想飞的女孩》与《平原上的火焰》的失利,再次凸显国产文艺片的生存困境——明星效应日益凸显,市场表现却持续低迷。国产文艺片究竟为何陷入此局?从新片与老片的对比来看,《还有明天》虽为意大利买断引进的黑白影片,豆瓣评分高达9.4,且主创团队无内地知名明星,首日仅获得6.5%的排片量,但最终票房却超越了同期两部口碑不佳影片的总和。相较之下,柏林主竞赛单元影片《想飞的女孩》豆瓣评分5.4,周冬雨刘昊然主演的《平原上的火焰》虽获2025年豆瓣年度最期待华语片提名,评分仅5.8,两部影片评分合计仅为11.2,仍低于《还有明天》9.4分的水平。
《想飞的女孩》在柏林电影节首映时便引发激烈争议,影片中刘浩存饰演的反派角色父亲被塑造为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负面形象。其他关键因素暂未深入探讨,这位被视作两位女孩悲剧命运的直接推手,其堕落形象成为舆论焦点。导演文晏曾表示希望通过作品展现两位少女'持续抗争以突破桎梏、追寻自由与尊严'的主题,因此片名直指'想飞'这一核心意象。角色多次重复'想飞'的台词,乌鸦、威亚等符号被刻意强化,叙事手法近乎文学化的文本呈现。影片结尾处,文淇饰演的横店武替方笛身着黑衣从城楼跃下,并进行低空飞行的表演,虽意图体现少女未被击垮的抗争精神,但视觉效果却引发观众对艺术表达与现实冲击的讨论。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导演通过画幅比例的差异来区分不同时代——现代部分采用标准宽银幕格式,而过去时光则使用4:3画幅。这种看似常规的导演手法,贾樟柯早在十年前的《山河故人》中便已娴熟运用于叙事层面。然而对于一部入围2025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而言,此类手法显然难以满足当代电影的表达需求。更令人遗憾的是,剧本在人物动机与叙事逻辑上存在明显漏洞:妹妹坚持生育的抉择缺乏合理铺垫,姐妹二人在逃亡过程中安排观日出的情节也显得牵强附会。相较于文晏导演在《嘉年华》中展现的锋利而克制的叙事风格,《想飞的女孩》在整体创作水准上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与《想飞的女孩》遭遇相似命运的,还有《平原上的火焰》——这部曾计划于2021年12月24日上映的电影随后撤档。其核心症结,或许在于弱化了原著的时代烙印与厚重质感。近年来东北下岗潮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但大多聚焦于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沉浮。此前《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等作品已树立标杆,而《平原上的火焰》的姗姗来迟使其难以契合当下观众的期待。经过11分钟的删减后,影片连原本的叙事内核也显得愈发单薄。相较于原作宏大的“东北往事”叙事框架,当前版本更接近于青春伤痛与狗血爱情元素的拼贴。其海报宣传语更是充满老套的情感渲染——“爱到世界末日”、“眼里有爱,身边是你,执手相握,一霎白头”。据熟悉两个版本的媒体观察,原版相较之下更具感染力,而删减后的版本则令人感到冗余。
截至发稿时间,各大票务平台对《火焰》的票房预测已下调至2176万元,而《想飞的女孩》则为1742万元。这两部影片的票房表现不仅不及《还有明天》,更逊色于已上映13天且排片率仅有3.3%的《初步举证》。其中,《初步举证》更不被视作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同名舞台剧的实况录像,全片由朱迪·科默一人演绎。这两部非主流题材影片在豆瓣平台收获了9分以上的高分评价。二者均以深刻视角探讨女性困境,并呈现出更具批判性与创新性的女性叙事。《还有明天》刻画了一名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中年女性形象。尽管她有机会与另一位优质男性私奔以挣脱束缚,却最终选择走进投票站,为女儿、为未来的女性争取权益,展现出在困境中以微小行动实现深远变革的坚韧力量。《初步举证》聚焦于一位遭遇性侵的女性辩护律师的自我觉醒历程,该片更进一步揭露了父权制度下法律系统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国产文艺片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宣发困境,以《想飞的女孩》《平原上的火焰》为代表的影片,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吸引头部明星加盟,另一方面却面临票房持续低迷的困境。近期诸如《狗阵》《风流一代》等拥有戛纳光环的影片,总票房不足5000万;马丽章宇主演的《东北虎》票房为1692万,胡歌吴磊主演的《不虚此行》则收获2740万。更令人担忧的是,《老枪》《戴假发的人》等影片,甚至未能突破500万票房门槛。《永安镇故事集》(导演魏书钧)的票房表现也与此相仿。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文艺片本身缺乏市场吸引力?抑或是观众对这类影片存在偏见?或许我们不应轻率下结论。以三八档为例,某部舞台剧的录像曾获得2614万票房,其最高排片比例仅为4.7%。而经典老片《花样年华》更是斩获6042万票房。回溯历史,《河边的错误》曾创下3亿票房佳绩,而《宇宙探索编辑部》虽无当红明星,却也取得逾6000万的票房收入。
文艺片面临的困境首先体现在宣发环节。据某影视平台商业化合作人士向搜狐娱乐披露,商业影片的宣发投入往往是文艺片的5至8倍。片方常以"预算有限"为由寻求免费资源置换,然而一旦进入市场,影院给予的排片比例却普遍较低。数据显示,多数文艺片首日排片率仅在3%-10%区间。从影院角度来看,这一做法并无不妥,毕竟票房表现欠佳的影片获得较少排片,属于市场常态。更深层的矛盾则源于市场结构失衡。为确保排片资源,许多小型文艺片选择通过艺联专线放映。艺联对加盟影院有明确要求:需承诺至少提供1块银幕,每日排映3场艺联上线影片,每周至少为艺联影片保留10个黄金场次。而在选片标准方面,艺联坚持"以艺术水准为首要考量",同时注重影片的市场潜力、创新性类型特征,以及作者导演作品和经典影片的重映价值。
然而,加入艺联连锁体系的放映机构并不全是以艺术电影为主的专门院线,部分影院同样面临运营压力。2022年9月,纪录片导演陈小雨曾公开质疑艺联旗下部分影院存在虚假排片行为,指出其通过锁定座位、虚假显示满场等手段,实质阻断观众购票渠道,以此避免因单人购票导致的放映成本亏损。而在2021年3月,有239家签约影院因未安排《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生无可恋的奥托》等影片上映,被艺联正式移除加盟名单。
相较艺术电影领域已形成成熟产业体系的法国,其国家电影中心(CNC)对"艺术与实验"影院的运营标准更为严苛。在人口逾20万的城市中,艺术电影的放映比例需维持在65%以上。这些影院得以持续运营,主要依赖三大要素:稳定的观影群体基础、定期更新的优质影片阵容,以及来自CNC的专项财政补贴。可见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尚不具备支撑此类影院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艺片的生存困境不容忽视。尽管众多创作者抱怨排片率偏低,但现实却更为复杂——票房表现欠佳既涉及排片分配问题,也与观众需求密切相关。缺乏观影人群的根本原因,往往源于宣传策略的偏差,未能精准定位受众群体,也未能有效打开特定圈层。那些取得较好票房的文艺片,本质上都是成功的营销案例。以《河边的错误》为例,该片摒弃套路化营销,坦然面对其晦涩的艺术特质,反而借此打造深度解读的传播路径。借助朱一龙的票房号召力与余华的文学影响力,成功实现破圈效应,最终票房突破3亿元。
《燃冬》作为典型的反面案例,其"祖与占"路线的文艺片尝试却意外走红商业爱情片路线。该片选择七夕档期上映,以"大胆爱"作为宣传核心,通过传统谐音梗和特别观影场次等创新形式制造话题,甚至设计观众在观影32分16秒时齐声呼喊"撒浪嘿哟"的互动环节。与之类似,《平原上的火焰》因尺度预警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永安镇故事集》则在海报上明确宣称"好笑得不像文艺片"。这种突破传统类型定位的尝试虽显激进,却容易引发观众预期落差,反而可能导致口碑下滑与传播困境。
关于文艺片难以获得大众关注的问题,核心仍在于观众评价体系。相较于商业电影可借助题材创新、排期策略与营销手段实现票房突破,文艺片更依赖艺术表达本身。数据显示,票房表现亮眼的独立电影往往能稳定维持豆瓣7分以上的评分。这类影片虽各有瑕疵,但整体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倾向——过度堆砌的影像符号、程式化的叙事结构、以及反复出现的标志性元素组合,如长镜头与手持摄影的叠加、方言与诗性语言的混用、酒精与沉默的双重意象等。当这些创作手法脱离具体语境成为套路化表达时,初辟蹊径者堪称先锋,而趋之若鹜的模仿者则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
艺术片导演在追求市场认可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重挑战。《想飞的女孩》便呈现出这种矛盾张力,影片在叙事层面融合了姐妹情深的温情主线与黑帮追杀的紧张情节,同时穿插喜剧元素形成反差。顾晓刚执导的《草木人间》则将传销诈骗的犯罪题材与现实主义叙事结合,随后转向抽象表达,导致剧情呈现明显的割裂感。
近日,周冬雨、刘昊然、刘浩存与文淇主演的新片票房成绩意外被一部黑白影像实验作品及舞台剧录像超越。这一现象折射出观众对艺术深度的持续追求,当流量明星的光环褪去,真正触动人心的却是那些承载思想重量的非主流创作。观众手中的电影票,实质上是在为有质量的内容投下信任票,证明市场对真诚表达的永恒青睐。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